武军元
- 作品数:56 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自动体外除颤仪对猪心肺复苏效果以及心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抢救心脏骤停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对比国产及进口AED的除颤和复苏效果。方法14头北京长白猪,体重30±1kg,于本院动物实验室,麻醉后左股静脉置入双腔临时起搏电极,连接医用程控刺激仪制作...
- 王烁武军元李春盛
- 关键词:除颤仪AED心功能心肺复苏
- 文献传递
- 经肺热稀释法评估重度急性敌敌畏中毒猪呼吸功能变化
- 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即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能反映呼吸功能早期变化的指标不多。本文制作重度急性敌敌畏中毒猪模型,利用PiCCO监测仪,评估敌敌畏中毒早期呼吸功能变化。实验表明重度急性敌敌畏中毒猪呼吸功能变化显著,EVLWI是...
- 何新华李春盛武军元宿志宇韩奕
- 关键词:急性敌敌畏中毒评价指标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脑保护的作用
- 目的通过制作猪心肺复苏动物模型,于复苏后应用乌司他丁(UTI),评价其对心肺复苏后脑保护的作用。方法雌性家猪20头,通过程控刺激法制作心室颤动动物模型,室颤8min后开始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的
- 武军元王烁李春盛袁伟
- 重度急性敌敌畏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一、重度敌敌畏中毒致心脏损伤(临床部分)有机磷农药(OP)作为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环境问题。皮肤接触和吸入等事故时有发生,但是,严重中毒事件还是以自杀为主体。按照WHO资料,每...
- 何新华李春盛宿志宇武军元韩奕
- 文献传递
- 乌司他丁对改善心肺复苏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作用
- 本文旨在通过制作猪心肺复苏动物模型,于复苏后应用乌司他丁(UTI),评价其对心肺复苏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复苏后应用UTI可以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程度。
- 武军元王烁李春盛袁伟
- 关键词:心肺复苏药物干预动物试验
- 文献传递
- 基于人工智能分析颈内动脉颅外段迂曲特征及对称性的应用性评价
- 2024年
- 目的验证人工智能技术提取的血管形态参数在颈内动脉颅外段(C1段)形态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急诊进行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00例患者的全部血管资料。首先,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CTA影像资料,获取C1段定量解剖参数,包括实际长度、相对长度、距离因子度量、拐点计数指标、扭率、迂曲指数、弯曲度、曲率、角度和角度度量值指标10项血管相关参数;其次,由影像医师对C1段的对称性进行视觉评估并依据视觉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C1对称组及C1非对称组。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C1对称组和C1非对称组左右侧血管形态参数的差异;随后依据Metz分型将C1段分为直型、C型、S型、卷曲、折曲5种类型,使用ANOVA单因素分析不同迂曲类型血管形态之间存在的差异,验证上述10项血管形态学参数在不同迂曲类型C1段间存在的差异。结果200例患者的双侧C1段共400例血管被纳入分析,76例为女性。对C1段的对称性视觉评估结果显示,87例患者为C1对称组,113例患者为C1非对称组。C1对称组中10项血管形态指标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1非对称组中左右侧C1段的相对长度、拐点计数指标和距离因子度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在双侧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C1段迂曲类型视觉评估结果显示:24例为直型,126例为S型,182例为C型,18例为卷曲,50例为折曲。对400例C1段血管进行迂曲类型分类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取的相对长度、距离因子度量、拐点计数指标、迂曲指数、弯曲度、曲率、角度和角度度量指标8项血管参数在不同迂曲类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际长度、扭率在不同迂曲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形态学参数可以作为辅助评估血管形态的重要指标,这些定量指标可以帮�
- 林一鑫董晶贾建文黄菊梅武军元王双坤柳云鹏汪阳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猪心肺复苏模型中通气及氧合状况的研究
- 目的心肺复苏时的人工通气曾经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同时也干扰了心外按压的连续性。本研究观察了心肺复苏过程中按压以及叹息样呼吸产生的通气状况,从而为心外按压时是否需要人工通气提供证据。方法20只家猪以程控电刺激诱导室颤后...
- 王烁武军元李春盛
- 文献传递
- 儿茶酚胺在重度急性敌敌畏中毒心脏损伤的作用研究
- 目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导致心肌损害,原因很多,其中儿茶酚胺在其中的作用不明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我科的急性敌敌畏中毒患者92例。根据入选标准,最终入选41例,在急诊监护室接受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等...
- 何新华李春盛武军元沈露晖
- S2TOP-BLEED和CRUSADE评分量表对危重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风险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S2TOP-BLEED和CRUSADE评分量表评估危重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出血转化风险的价值。方法纳入61例未进行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因病情危重收入ICU治疗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n=17)和非出血组(n=44)。比较两组S2TOP-BLEED和CRUSADE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种评分量表对危重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61例危重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出血转化发生率是27.9%。出血转化和非出血两组患者年龄、脑梗死面积、入院时NIHSS评分、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纤维蛋白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CRUSADE评分明显高于非出血组(分:44.5±11.7 vs.31.0±11.7,P<0.001);而两组S2TOP-BLE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14.2±2.5 vs.14.3±3.3,P=0.934)。CRUSADE评分预判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784,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S2TOP-BLEED评分预判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AUC是0.485,无统计学意义(P=0.853)。CRUSADE评分预判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最佳分界点是42分。结论CRUSADE评分系统对危重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当评分为42分时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
- 李志伟于雅南武军元
- 关键词:出血转化
- 儿茶酚胺在重度急性敌敌畏中毒心脏损伤的作用研究
- 何新华李春盛武军元沈露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