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益生菌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双环醇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肝
  • 2篇慢性肝病
  • 2篇肝病
  • 2篇肝炎
  • 2篇肠道
  • 2篇肠道屏障
  • 2篇肠道屏障功能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胃蛋白酶...
  • 1篇益生菌治疗
  • 1篇粘膜
  • 1篇治疗脂肪肝
  • 1篇上皮

机构

  • 4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汪杰
  • 3篇何兴祥
  • 2篇谢文瑞
  • 2篇吴礼浩
  • 1篇蔡洁毅
  • 1篇袁瑜

传媒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种益生菌联合双环醇治疗脂肪肝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多种益生菌联合双环醇片治疗脂肪肝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酒精性脂肪肝(ALD)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予以复方嗜酸乳酸杆菌1.0 g/次,3次/d、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0 g/次,2次/d和双环醇片50 mg/d,3次/d)与双环醇治疗组(双环醇片50 mg/d,3次/d),观察治疗1周前后ALT、AST、T-Bil、γ-GT、CHOL、TC水平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的变化。结果 86例肝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治疗1周后BMI、T-Bil、γ-GT、CHOL、T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NAFLD组49例,其中联合组25例、双环醇组24例,两组NAFLD-FS评分均<0.676,未提示有明显肝纤维化者;两组治疗后ALT、A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较双环醇组ALT、AS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组37例,其中联合组20例、双环醇组17例,两组治疗后ALT、AST水平及MDF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较双环醇组AS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脂肪肝肝功能损伤期,益生菌"鸡尾酒"疗法联合双环醇治疗可在短期内有效改善肝功能,显著提高抗炎保肝疗效。
林达李兰汪杰秦妍何兴祥
关键词:益生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损伤
慢性肝病与肠道屏障功能的关系及益生菌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背景与目的:自马歇尔提出“肝-肠轴”的概念后,虽然有文献报道慢性肝病与肠道病变有关,但二者在临床上如何关联的研究鲜少。一方面,慢性肝病肝功能的评价与病理评价均有一些局限,因为常规生化指标存在敏感性不足,而肝穿刺活检是一项...
汪杰
关键词:慢性肝炎益生菌双环醇肠道屏障功能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慢性肝病增加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与肠道屏障功能的相关陛。方法收集住院患者1491例,其中慢性肝病组共741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397例,慢性肝炎230例,肝硬化114例,无肝病组共750例。所有入组患者入院后完善肠道屏障功能生物化学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脂多糖,以及肝脏相关血清学指标。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分析、ANOVA分析、Dunnett-t检验、四格表x^2检验、Pearson直线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病组较无肝病组易发生肠道屏障功能损伤[54.15%(379/741)对比18.53%(139/750),x^2=193.58,p〈0.001]。在慢性肝病组中行肝生物化学指标与肠道屏障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Y-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异常患者较上述指标正常患者易发生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垆〈0.05)。在慢性肝病组中进一步分析肝生物化学指标与肠道屏障功能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GGT有促进DAO作用(P〈0.05,OR〉1),ALT、AST、GGT有促进D-乳酸和脂多糖作用护〈0.05,OR〉1)。结论慢性肝病增加肠道屏障功能损伤。
梁芬芬汪杰李兰袁瑜谢文瑞吴礼浩何兴祥
关键词:肠道屏障功能脂肪肝肝炎慢性肝硬化
亮蓝嵴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亮蓝嵴(light blue crest LBC)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serum pepsinogen s PG)对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该院门诊及住院已行NBI-ME检查的142例并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检查,根据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检查是否观察到LBC及血清胃蛋白酶原I(serum pepsinogen I s PGI)是否下降,分为4组,分别为LBC(+)-s PG(+),LBC(+)-s PG(-),LBC(-)-s PG(+),LBC(-)-s PG(-)。以病理标准评估上述4组肠上皮化生的活检预测率,比较LBC联合s PG与单独用LBC预测肠上皮化生阳性率的差异性。结果经LBC(+)-s PG(+)检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率显著高于LBC(+)-s PG(-)组(96.36%vs 31.25%,P<0.05),LBC(+)-s PG(+)组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LBC(+)组(96.36%VS 81.69%,P<0.05);经LBC(+)-s PG(-)组检出胃粘膜肠上皮化率显著高于LBC(-)-s PG(+)组(31.25%vs 12.90%,P<0.05);LBC(-)-s PG(+)组与LBC(-)-s PG(-)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0%vs 7.50%,P>0.05)。结论亮蓝嵴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可提高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可作为一种联合检查手段向临床推广。
汪杰谢文瑞吴礼浩蔡洁毅何兴祥
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原肠上皮化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