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顺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及其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是由于慢性低钠血症患者血液中低渗状态迅速纠正,予以迅速补钠,造成有毒损害。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其特点是急性麻痹、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本文介绍了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及临床。为提高对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现对收治的2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临床资料及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付朝江王永顺肖云李砚文
- 关键词: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脑桥外髓鞘溶解症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 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110例行肺癌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完全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的就位情况。在双腔管就位满意后,再以纤支镜下的准确定位判定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63例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46例(73%)仍有17例(27%)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47例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32例(68%),仍有15例(32%)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经纤支镜调整均达到准确定位。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听诊法定位准确的病人中,仍有35%(左)和44%(右)假阳性,需要纤支镜确诊重新定位。
- 王永顺肖云王忠惠赵光瑜
- 关键词:双腔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肺癌手术
- 血小板在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恶性肿瘤和手术刨伤是引起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肿瘤患者围术期发生的血栓性疾病主要有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PTE在我国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肺血管疾病,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达70%,有效地预防和治疗DVT和PTE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 王永顺赵光瑜
- 关键词: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栓性疾病血小板
- 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乳腺包块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麻醉与肋间神经阻滞麻醉、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行单侧乳腺包块切除术麻醉手术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别。方法选择60例乳腺病变行单侧乳腺包块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靶控组(A组,n=20)、肋间神经阻滞组(B组,n=20)和高位硬膜外阻滞组(C组,n=20)。观察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的时间及患者对术中的记忆、麻醉手术的满意程度。结果 A组从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时间短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手术满意度明显好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乳腺包块切除术相对于肋间神经阻滞、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手术时间短、可控性好、安全性较高、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
- 肖云王永顺
- 关键词:靶控输注异丙酚手术时间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有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的患者,分别P=0.005,P=0.002;DukesC期、D期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显著高于DukesA期、B期患者,P=0.001。结论血清VEGF-C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而用于结直肠癌病情进展的动态监测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 王永顺赵光瑜伍治平陈艳周永春刘馨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瑞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患者镇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持续静脉输注7种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7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7组(A1~A7),分别以0.02~0.08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30 min;观察各组患者在给药前、给药后10 min、20 min和30 min的循环呼吸参数,判定给药前、给药后30 min的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给药期间发生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 min后各组VAS镇痛评分降低(P<0.05);与A1和A2组相比,A6和A7组VAS镇痛评分下降幅度(△VAS评分)较大(P<0.01).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 min后各组Ramsay镇静评分均升高(P<0.05);A2~A6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幅度(△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镇痛期间有3组发生心率慢、呼吸抑制(RR<8次/min)和低氧血症(SpO2<90%),共4例.结论瑞芬太尼0.05μg/(kg.min)用于SICU患者的术后镇痛时,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较低,亦无呼吸抑制发生,是较适宜的剂量.
- 付朝江王永顺肖云
- 关键词:瑞芬太尼重症监护病房术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