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贞贞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地磁
  • 1篇地磁脉动
  • 1篇亚暴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周期
  • 1篇类金刚石
  • 1篇红外
  • 1篇发生率
  • 1篇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光电技术...

作者

  • 2篇王贞贞
  • 1篇李钱陶
  • 1篇熊长新
  • 1篇袁志刚
  • 1篇王德栋
  • 1篇周铭霞
  • 1篇李海梦
  • 1篇乔铮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锗红外光学窗口海洋潮差区腐蚀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对未镀膜及表面镀类金刚石(DLC)膜锗(Ge)红外光学窗口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了海洋潮差区腐蚀试验研究,观察测试海洋腐蚀试验前后Ge窗口及膜层的表面形貌和腐蚀速率,报道了腐蚀结果,分析了Ge窗口在海洋潮差区腐蚀特性,探讨了Ge窗口在海洋腐蚀破坏机理,得出了延长Ge窗口在海洋环境下使用寿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对于了解Ge窗口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规律、开发新型保护膜系和光学系统的防腐设计有着较高参考价值。
熊长新王贞贞李钱陶
关键词:类金刚石红外
基于CARISMA地磁台链观测的IPDP事件的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亚暴期间磁尾等离子体片离子注入内磁层能够激发电磁离子回旋(EMIC)波.对应于这种EMIC波,地面磁力仪可观测到周期逐渐减小的地磁脉动(IPDP).利用GOES卫星数据,地磁指数和加拿大CARISMA地磁台站的数据,我们研究了IPDP事件的产生与亚暴磁尾注入的关系.同时利用CARISMA地磁台链中的MCMU和MSTK两个台站,从2005年4月到2014年5月期间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亚暴期间的IPDP事件,研究了IPDP事件的出现率关于季节和磁地方时的分布特征.我们总共获得128个两个台站同时观测的IPDP事件.该类事件关于季节分布的发生率,冬季最小,为13.28%,春季最大,为32.81%,结果表明IPDP事件关于季节分布的发生率受到电离层电导率及亚暴发生率的影响.两个台站同时观测到的IPDP事件最大出现率出现在15—18 MLT(磁地方时),结果表明IPDP事件主要由亚暴期间产生的能量离子注入内磁层,西向漂移遇到等离子体层羽状结构(Plume)区的高密度等离子体所激发.
周铭霞袁志刚李海梦王德栋余雄东王贞贞乔铮
关键词:发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