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涛
- 作品数:39 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结构光测量系统标定补偿技术研究
- 本文针对结构光测量系统标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手眼标定与摄像机外参数标定,介绍了一种将手眼标定与摄像机外参数标定合二为一的混合标定算法,分析了该混合标定算法的标定误差、误差来源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
- 王金涛曲道奎徐方
- 关键词:智能测量
- 一种面向工业回程网的端到端时延保障传输调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工业回程网的端到端时延保障传输调度方法,包括集中时延分配过程和分段的时延保障转发过程两个过程。方法由网络管理器根据业务流的时延要求和其传输路径的负载情况,计算每段链路的时延分配值并将时延要求和业务头信...
- 曾鹏于海斌李栋李志博王金涛
- 基于回路取电的工业无线网络调度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回路取电的工业无线网络调度方法,包括:确定节点当前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发送状态和接收状态;根据节点当前工作状态判断节点剩余电量是否满足能耗需求,如果否,节点在回路中继续充电;如果是,唤醒节点,当节点...
- 夏长清曾鹏于海斌金曦王金涛徐美玲
- 基于IGES的卷曲类工件结构光测量路径规划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通过对卷曲类工件IGES文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IGES文件的测量路径规划策略。根据张量积曲面的性质,提出了一种曲面组合算法,运用了张量积曲面的性质,将曲面操作转化为多次曲线操作,将IGES文件中存储的多片曲面片组合为一整片曲面,从而为自由曲面测量路径的提取提供了数学模型。运用二次逼近原理,提出了一种B样条曲线上的等距采样算法。通过在实际系统进行实验,上述策略及算法得到了验证,并在自主开发的智能测量建模加工一体化装备中得到了应用。
- 王金涛曲道奎徐方
- 关键词:IGES结构光测量
- 基于机器人系统的3M技术研究
- 2012年
- 介绍了机器人系统在3M技术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术:机器人标定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离线编程技术。经过标定后机器人系统绝对精度大幅度提高,可满足机器人"手持"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需要,同时通过机器人模型和运动学方程,将测量数据建模,生成统一世界坐标系下的加工路径,将生成的加工路径通过离线编程技术转化成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指令,控制机器人进行加工,因此机器人系统在测量、建模和加工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介绍了一种机器人系统在3M技术中的典型应用,并开发了智能测量、建模及加工机器人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透明件测量、自由曲面建模、机器人离线加工等先进技术,满足了用户需求,已经成功应用于透明件研磨抛光领域。
- 郭海冰王金涛封文江
- 关键词:机器人标定机器视觉离线编程
- 基于多个收发器的无线网络配置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收发器的无线网络配置方法,包括:将当前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将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分别配置在划分的区域中,每个区域配置一个网络节点,每个网络节点包含多个收发器;验证当前网络配置的收发器是否可以实时传输所...
- 金曦曾鹏于海斌夏长清王金涛徐美玲
- 一种面向工业回程网的端到端时延保障传输调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工业回程网的端到端时延保障传输调度方法,包括集中时延分配过程和分段的时延保障转发过程两个过程。方法由网络管理器根据业务流的时延要求和其传输路径的负载情况,计算每段链路的时延分配值并将时延要求和业务头信...
- 曾鹏于海斌李栋李志博王金涛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包括:创建分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根据上层节点向下层节点发送报文的发送时间和下层节点在本地接收报文的接收时间计算时钟状态参数估计值;计算时钟状态转移系数,并根据计算的时钟状态参...
- 曾鹏王照伟王金涛于海斌
- 基于多个收发器的无线网络配置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收发器的无线网络配置方法,包括:将当前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将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分别配置在划分的区域中,每个区域配置一个网络节点,每个网络节点包含多个收发器;验证当前网络配置的收发器是否可以实时传输所...
- 金曦曾鹏于海斌夏长清王金涛徐美玲
- 基于PCL的3D点云视觉数据预处理被引量:19
- 2019年
- 3D视觉的点云数据处理中,滤波和配准等算法十分重要,传统的滤波算法,是通过求取距离半径,采样或利用统计学方法来对数据去除噪声,不能满足处理特定位置处数据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设置“基准面”的方法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满足后续的滤波处理。首先对给定的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并估计和平面质心的估计;其次求取某一已知平面的法线及基准点,求出两个点云面之间的变换关系,使两者重合;最后根据实际问题,将指定区域中的噪声去除。实验证明,该方法大大降低了滤波的复杂度且提高了滤波效果。
- 李朋超王金涛王金涛
- 关键词:点云滤波基准面PCL3D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