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洁
-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黄芩提取物防潮辅料及其掺入技术对吸湿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为降低黄芩提取物吸湿性,从中药固体制剂常用辅料中筛选最佳防潮辅料,并研究辅料掺入提取物的方式对其吸湿性的影响。方法向干燥的黄芩提取物中添加不同辅料,进行吸湿动力学和临界相对湿度测试,研究辅料种类、用量和掺入技术对黄芩提取物吸湿性的影响。结果综合考虑在16种辅料中黄芩提取物最佳防潮辅料为甘露醇,且甘露醇量越多防潮效果越好,将甘露醇和干燥的黄芩提取物重新溶于水中再浓缩干燥后混合物吸湿性低于二者简单地物理混合后的吸湿性。结论甘露醇能有效的降低黄芩提取物的吸湿性,且甘露醇掺入到黄芩提取物中的方式也会影响其吸湿性。
- 王雅洁贾艾玲汤成成邱智东杨晶
- 关键词:黄芩提取物辅料吸湿性
- 柴胡提取物吸湿过程的模型拟合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拟合柴胡提取物吸湿过程中的数学模型。方法:利用重量法测试柴胡提取物吸湿过程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运用1st Opt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拟合模型。结果:柴胡提取物吸湿过程动力学双指数模型、吸附-解吸等温线Peleg模型因R2更接近于1,RMSE和RSS更接近于0而拟合效果最好。柴胡提取物的吸附-解吸等温线均属于第Ⅱ种类型,柴胡提取物解吸等温线因较高的平衡含水率而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属于H3型,并且吸附、解吸机制清楚地解释了该滞后现象。结论:双指数模型和Peleg模型分别较好地拟合了柴胡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及吸附-解吸等温线,对柴胡提取物及其他中药提取物干燥、混合、包装、贮藏等方面涉及到的防潮技术选择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 汤成成贾艾玲王雅洁董金香邱智东杨晶
- 关键词:重量法
- 一种新型的电磁裂解装置用于制备大豆小分子多肽被引量:6
- 2019年
- 大豆小分子多肽是大豆蛋白水解物,但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多肽往往具有更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目前,国内外生产大豆多肽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酶法转化或微生物发酵,为获得一种制备大豆小分子多肽简易且环保的方法,文章研究一种新型的装置用于大豆小分子多肽的制备,其基本原理是将变频变压正弦交流电作用于水浸泡的大豆,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通过物理方法水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小分子多肽,结果表明,电磁裂解时间在60 min左右制备的大豆小分子多肽含量较高。由此得出结论,电磁裂解法在制备大豆小分子多肽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且效果因电磁裂解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电磁裂解时间约为60 min时,大豆小分子多肽的含量最高。
- 杨晶王雅洁许天阳于澎
- 关键词:大豆小分子多肽相对分子质量
- 辅料和粒径对黄芪浸膏吸湿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研究辅料和黄芪浸膏粒径大小等因素对其吸湿性的影响。方法制备粒径为50~65目,65~80目,80~100目,100~120目,120~150目之间的黄芪浸膏,进行吸湿动力学测试和临界相对湿度测定;向黄芪浸膏中添加不同辅料,并研究辅料种类及用量对浸膏吸湿性的影响。结果浸膏粒径和辅料种类对黄芪浸膏吸湿性有明显的影响。结论粒径较大的黄芪浸膏临界相对湿度较大,吸湿性较差;黄芪浸膏与16种辅料混合,最佳防潮辅料为乳糖,且乳糖的添加量对浸膏吸湿性有明显的影响。
- 杨晶汤成成王雅洁贾艾玲董金香邱智东
- 关键词:辅料粒径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
- 黄芪水提取物吸湿模型的拟合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拟合黄芪水提取物吸湿模型。方法煎煮法制备水提取物,重量法绘制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对吸湿数据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优化拟合模型。结果吸湿动力学曲线的双指数模型,以及吸附/解吸等温线的Peleg模型为拟合效果最佳的2个模型(R2最接近于1,RMSE和RSS最接近于0)。其中,各吸附/解吸等温线都属于第Ⅱ种类型"S"等温线,而解吸等温线平衡含水率高于吸附等温线,故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并属于H3型。结论双指数模型和Peleg模型分别能较好地拟合黄芪水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
- 王雅洁汤成成贾艾玲董金香邱智东杨晶
- 关键词:水提取物
- 高等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4
- 2018年
- 《物理化学》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是必需学习和掌握的一门综合性、抽象性和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为此建设并开展实施了《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和在线测试辅助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借助平台可图文并茂地展示复杂的理论知识点,可弥补实验设备条件的不足,更生动、形象、准确地向学生教授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特征,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 王雅洁李德慧吴勇胡冬华杨晶
- 关键词: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
-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黄芩苷吸湿性的影响和模型拟合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黄芩苷是从黄芩根部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利尿、抗炎、解痉和抗肿瘤作用,它含有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因此会吸附空气中水蒸气而具有吸湿性。本文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黄芩苷吸湿性的影响并对其吸湿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低温和高湿度导致黄芩苷具有较高的平衡吸湿量和较大的吸湿速度;1st Opt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吸湿动力学双指数模型、吸附等温线Peleg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 王雅洁贾艾玲汤成成邱智东杨晶
- 关键词:吸附等温线黄芩苷
- 黑豆与黄豆成分对比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黑豆与黄豆中各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黄豆与黑豆均富含蛋白质、异黄酮、维生素、D-松醇、总花色苷等成分,但含量差异较大。与黄豆相比,黑豆中蛋白质、异黄酮、D-松醇含量较高,维生素E含量较低,黑豆中总酚含量比黄豆高7.5~11.4倍,总花色苷含量比黄豆高42.5~57.8倍,黑豆的抗氧化能力比黄豆高43.8~56.0倍。结论:虽然黑豆与黄豆同属大豆类,有很多共性成分,但各成分含量的差异明显,黑豆与黄豆的性能有着本质区别,黑豆的药用保健价值远远大于黄豆;豆类保健品的开发应更倾向于黑豆。
- 王雅洁陈新贾艾玲邱智东杨晶
- 关键词:黑豆黄豆药用保健价值
- 大豆异黄酮不同处理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提取方法、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提取p H值对大豆异黄酮各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近年来相关的中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大豆异黄酮包含的12种结构成份在不同处理方法下会发生降解或转化。大豆品种、产地、气候、储存条件等对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也有影响。结论针对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p H值等因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建议根据需要选取合理的提取工艺。
- 王雅洁陈新贾艾玲董金香邱智东杨晶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影响因素
- 三七提取物吸湿性及其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筛选可准确描述三七提取物吸湿过程的数学模型,科学量化吸湿过程。方法:25、35和45℃下,用重量法测试三七提取物吸湿过程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并用1stOpt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拟合模型,结合25、35和45℃下吸附等温线计算吸附热。结果:25、35和45℃下,三七提取物吸湿动力学双指数模型、吸附/解吸等温线Peleg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吸附/解吸等温线都属于第Ⅱ种类型,解吸等温线因较高的平衡含水量而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属于H3型。随着温度升高这种滞后现象变弱。吸附热随着平衡吸湿量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双指数模型和Peleg模型分别较好地拟合三七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及吸附/解吸等温线,且吸附/解吸等温线存在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变弱,吸附热与平衡吸湿量密切相关。
- 杨薇王雅洁汤成成杨晶
- 关键词:三七提取物吸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