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茹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纳米
  • 1篇毒理学效应
  • 1篇毒性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修复
  • 1篇碳纳米管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释放
  • 1篇体外释放试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性
  • 1篇模拟体液
  • 1篇纳米管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华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四川省食品药...

作者

  • 3篇陈春英
  • 3篇白茹
  • 2篇陈瑞
  • 1篇让蔚清
  • 1篇蒋兴宇
  • 1篇吴晓春
  • 1篇严奉祥
  • 1篇段晓杰
  • 1篇王健
  • 1篇陈亮
  • 1篇霍玲玲
  • 1篇魏利娜
  • 1篇刘颖
  • 1篇邵安良
  • 1篇徐丽明
  • 1篇葛广路
  • 1篇谢黎明
  • 1篇石小飞
  • 1篇赵琳
  • 1篇蒋爱华

传媒

  • 1篇中国药事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含银敷料中银的表征和体外释放试验技术共识被引量:2
2018年
由于银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医疗(如外用药品的磺胺嘧啶银软膏等)、餐具及食品保藏等领域充分利用银的抗菌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含纳米银或银化合物产品,如:含纳米银或银化合物敷料或者贴剂、银涂层导管等在我国已作为医疗器械在临床上应用。在评价这类产品中银的特殊生物效应和潜在风险时,首先需要充分表征含银产品中银的存在形式(纳米银还是化合态银,即:银离子)以及银的释放动态。银释放的量、释放的速率、纳米银还是化合态银等是预测和分析其中的银在体内暴露情况,及其进入体内后各种潜在风险的基础信息。特别是如果有纳米银颗粒物的释放和脱落时,需要进一步评价纳米银颗粒物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在体内蓄积的靶器官以及可能存在的长期毒性风险。因此,含银敷料中银的表征和银释放动力学研究是该类产品风险评价的基础。针对产业发展和国家监管的需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联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起草了《含银敷料中银的表征和体外释放试验技术共识》(以下简称《技术共识》)。《技术共识》中所涉及的敷料中释放试验方法参照了《美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关于药物贴剂的药物释放试验方法。其他表征和银的测定方法都给出了相应的可参考标准。本《技术共识》中给出的方法经过了起草小组不同实验室的验证,充分证实了其可实施性。2018年6月21日,中检院召开了"纳米技术产品质量检测及临床前评价技术论坛",有关国内纳米材料和毒理学领域专家、学者,包括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及检测机构、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医疗机构代表,及中检院药品、医疗器械及药包材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该《技术共�
陈亮徐丽明邵安良段晓杰魏利娜王健蒋兴宇陈春英白茹谢黎明刘颖吴晓春葛广路程祥屈淑新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模拟体液体外释放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碳纳米管是结构和性质新颖的一类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作为神经细胞生长支架材料、神经电极和药物载体,分别在神经修复、神经检测及疾病治疗三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碳纳米管潜在的神经毒性及其解决方法,并就碳纳米管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蒋爱华陈瑞白茹严奉祥陈春英
关键词:碳纳米管神经修复药物载体
打印机使用过程中颗粒物等有害因素释放及其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打印机的应用日趋广泛,其释放的颗粒物质尤其是纳米颗粒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现有研究已经证明纳米级颗粒物更容易进入呼吸系统,穿越气血屏障,随之引起机体的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和遗传毒性等。打印机释放颗粒的暴露水平评价及其毒理学效应识别是评估打印机健康风险的基础。本文综述了打印机工作场所颗粒暴露水平的监测结果、实验室模拟研究进展、人体采样评价、流行病学调查、体外细胞或整体动物水平毒理学效应评价方法及结果,并提出了打印机危害评估过程的标准化方案建议,以利于不同研究间的比较和总结。
石小飞陈瑞霍玲玲赵琳白茹让蔚清陈春英
关键词:打印机颗粒物质细胞毒性炎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