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仁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工业与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船体应力释放孔的优化
- 2023年
- 对部分应力集中十分严重的船体结构区域,可以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孔的方法来控制其应力峰值。为了最大程度地改善关注区域应力峰值,以应力释放孔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开孔边界、施工工艺和非优化区域应力水平为约束条件,以优化区域的材料屈服利用因子最低为目标,对应力释放孔进行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基于Isight平台,集成应力释放孔的参数化建模程序,采用遗传算法迭代求解,可得到最优设计方案。
- 张思航罗仁杰谢小龙李留洋马天帅
- 关键词:应力释放孔尺寸优化
- HCSR纵骨疲劳简化算法修正被引量:4
- 2019年
- 为提高HCSR纵骨疲劳简化算法的计算精度,从应力集中系数和板架变形引起的局部弯曲应力两方面对HCSR简化算法进行修正,给出应力集中系数关于支撑纵骨的挺筋、背肘板的板厚和几何形状,以及纵骨面板厚度等设计参数的函数表达式,对比分析修正后简化算法和有限元法的评估结果,验证修正方法的准确性。
- 谢小龙李文华罗仁杰李丹丹
- 关键词:应力集中局部应力
- 船体纵骨上附连挺筋软踵形状参数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船体纵骨上附连挺筋与纵骨面板连接处往往会因几何突变而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造成结构失效或损坏。对此,根据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中图示推荐表和国内各大船厂的典型节点图册,选取3种工程中常用的软踵形式建立参数化模型,并利用Isight集成有限元建模软件Patran和计算软件Nastran进行形状参数优化计算,得到应力极值最小的软踵形状;同时,根据HCSR对3种最优的软踵形式进行疲劳强度校核,对比不同开孔形状下结构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明,建议的优化流程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应力峰值,提高节点疲劳寿命,得到不同船体位置处疲劳强度、屈服强度更优的软踵开孔形式及参数,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可应用到其他类似结构的节点设计中。
- 罗仁杰邱伟强蔡诗剑陈涛
- 油船斜撑杆结构理论计算分析
- 2021年
- 油船结构轻量化设计中,船体横向强框和横舱壁水平桁端部优化为类似斜撑杆的轻型结构,并在多型油船上进行了实船应用。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规范和标准用来指导斜撑杆结构的设计。本文通过建立相关结构力学模型,得到斜撑杆结构的轴向载荷理论值,并验证相关力学模型及理论结果的有效性。最后对影响斜撑杆轴向载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能够为斜撑杆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 徐义刚罗仁杰乔薛峰陈熠画杨薛航
- 关键词:油船结构优化轻型结构
- 散货船重压载舱横舱壁底凳与内底连接处结构加强方案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针对大型散货船横舱壁底凳与内底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及疲劳问题,基于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结构规范(CSR-H)要求,通过有限元法对该热点区域的应力水平及疲劳寿命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某大型散货船重压载舱横舱壁底凳与内底连接处为例,探讨了多种结构加强方案,提出了较优的加强方案,为后续CSR-H散货船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 陈哲超李文华罗仁杰张思航王竟宇
- 关键词:内底
- 舷顶列板兼做拦油扁钢的可行性
- 2020年
- 为研究舷顶列板兼做油船货舱区拦油扁钢的可行性,考察该结构形式对船体梁顶部剖面模数的影响,评估拦油扁钢的细网格应力。结果表明,甲板、舷顶列板和双壳强框三者相交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导致拦油扁钢在此交点处的应力较大。分别基于平衡分岔失稳理论和极值点失稳理论计算拦油扁钢的弹性临界应力和极限屈曲应力,并给出拦油扁钢的极限屈曲应力曲线。在此基础上,考察拦油扁钢的疲劳寿命。从4个方面对舷顶列板兼做油船货舱区拦油扁钢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果表明舷顶列板兼做拦油扁钢是可行的,但应注意避免舷顶列板的顶部存在豁口等结构缺陷。
- 刘寅华罗仁杰刘嵩
- 关键词:屈曲
- 船体应力释放孔的设计被引量:3
- 2019年
- 针对通过增加板厚或新增结构来降低船体局部高应力的做法会导致结构重量增加且制造工艺更为复杂的问题,引入应力释放孔的设计概念,通过对原设计做减法的方式来降低船体局部高应力水平,分析应力释放孔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因素对应力改善效果的影响,得出应力释放孔的一般设计原则。
- 谢小龙罗仁杰次洪恩许金波张鹏
- 关键词:应力释放孔应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