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战胜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近年来河南省小麦全蚀病发生情况,全面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发生规律、发病条件,针对全蚀病菌的致病机理采取了先进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因全蚀病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
- 许兰杰聂战胜詹克慧
-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
- 枸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对枸树的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了研究。初代培养用腋芽、顶芽作为外植体,在灭菌前用半胱氨酸处理10min,以防止褐变。培养出以芽丛为主,以茎段为辅的无性繁殖系。其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1mg/L。继代培养时采用芽丛和茎段进行增殖,其培养基为MS+BA0.5mg/L。在培养基中增加蔗糖的用量和降低光照,可以减轻玻璃化现象。继代苗可以生根,其培养基为1/2MS+IBA0.5mg/L,但生根的速度较慢。
- 胡孔峰史洪中聂战胜
- 关键词:腋芽
- 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对近等基因系进行遗传背景检测,有利于选育高质量的近等基因系材料。以17个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N1~N17)和轮回亲本不育系豫麦3号为材料,通过调查这些材料的株高、成穗数、旗叶长、旗叶宽、倒二叶长、脖长、倒一节长、倒二节长、穗长、小穗数等10个农艺性状,对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差异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回交5代后,回交后代与轮回亲本在形态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其中N14、N1、N7、N16和N15与不育系豫麦3号的性状差异较小,在欧氏距离为5.2处把它们聚在同一类,但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看,N7和N15自身的变异较大,所以N14、N1和N16与不育系豫麦3号具有较好的近等性。
- 许兰杰马东钦聂战胜朱有朋郭春燕马彩艳孙文鑫詹克慧
- 关键词: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
- 利用SSR标记鉴定棉花杂交种兴杂2号纯度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杂交棉在制种过程中往往因母本去雄不彻底或漏去雄形成自交铃而导致制种纯度不高,寻找快速准确的纯度检测方法是杂交棉种子生产和经营急需解决的问题。试验以棉花杂交种兴杂2号及其亲本为材料,选用77对异源四倍体棉花SSR引物,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双亲间的多态性产物,并对兴杂2号种子的纯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CP55、CP128、CP483、CP478等4对引物在兴杂2号双亲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可以准确地鉴别出兴杂2号及其亲本间的差异,为棉花杂交种兴杂2号的纯度鉴定提供了一个准确、稳定、快捷、实用的检测方法。
- 许兰杰聂战胜詹克慧
- 关键词:杂交棉SSR标记纯度鉴定
- 河南省抗虫杂交棉栽培技术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 2009年
- 根据对河南省各个棉区抗虫杂交棉种植情况和栽培技术的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在抗虫杂交棉栽培技术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棉花生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找到了一些优化抗虫杂交棉栽培技术的措施。
- 许兰杰聂战胜詹克慧
-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栽培技术
- 杂交棉兴杂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08年
- 兴杂2号是河南省尉氏县兴和农业研究所在1998年以WmR-32作母本,D7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抗、广适、优质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近两年来对兴杂2号的性状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探索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高产栽培技术。
- 许兰杰聂战胜马东钦朱有朋詹克慧陈玉振
- 关键词: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