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恩玲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切口
  • 1篇生物型人工肝
  • 1篇手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口
  • 1篇人工肝
  • 1篇胃大部
  • 1篇胃大部切除
  • 1篇胃大部切除术
  • 1篇胃间
  • 1篇胃间质瘤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楔形切除
  • 1篇楔形切除术
  • 1篇间质
  • 1篇间质瘤
  • 1篇腹腔
  • 1篇腹腔镜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孔静
  • 3篇郭恩玲
  • 2篇刘彬彬
  • 2篇吴硕东
  • 1篇苏洋
  • 1篇王玉

传媒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物型人工肝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各种生物型人工肝模型建立方法的优缺点,为将来各种肝脏代谢及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搜索相关文献,总结肝细胞的取材、分离、培养条件及培养方法。结果肝细胞的分离方法中,机械分离法对肝细胞的取材不限,较易获得肝细胞,但对肝细胞的破坏较大,并且得到的细胞数量较少,存活率低。酶消化法对肝细胞的取材不限,其关键在于对酶浓度和消化时间的调节,仅限于涉及肝细胞功能、肝细胞对外界的反应等少部分研究。灌流消化法仅适用于动物,现应用较多,Ca2+、胶原酶种类及其灌流速度、p H值、缓冲液及插管方式都影响其效果。在培养的过程中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再适当地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不同的生物反应器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结论对于供体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细胞来源;无论是在分离过程中还是在培养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浓度、灌流时间、选择不同的培养基种类,以选择不同的生物反应器,但各种方法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这些不足等待着更多的研究者去改善。
郭恩玲孔静刘彬彬姜清泉
关键词:生物型人工肝肝细胞
C57BL小鼠肝细胞的培养及其鉴定
目的 探索三明治夹层培养C57BL小鼠肝细胞的方法,用于进一步研究胆石症的成因,同时以便更好地用于肝细胞移植或生物型人工肝的建立.方法 采用传统的Selgen门静脉插管两步法分离C57BL小鼠的肝细胞,用D-HANKS螯...
郭恩玲孔静吴硕东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不同手术方式选择
2014年
目的总结针对不同肿瘤直径、不同部位的胃间质瘤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4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处理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其中行胃楔形切除27例,远端胃大部切除6例,远端胃大部切除联合脏器切除1例。所有肿瘤切除完整,平均肿瘤大小3.4 cm(0.6~10.0 cm)。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险度9例,低危险度17例,中危险度6例,高危险度2例。肿瘤位于胃底部9例,胃大弯侧6例,胃小弯侧7例,胃前壁2例,胃后壁2例,贲门下方3例,胃窦部4例,肿瘤侵袭周围脏器1例。全组术中无中转为多孔及开腹手术病例。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及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全组无吻合口漏及梗阻病例发生。所有病例目前随访3~49个月,平均25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本组有限的病例资料初步得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需要根据肿瘤大小及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孔静吴硕东刘彬彬苏洋王玉姜清泉郭恩玲
关键词:胃间质瘤胃大部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