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闯家亮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机载
  • 2篇探测器
  • 2篇红外
  • 2篇红外探测
  • 2篇红外探测器
  • 2篇分布式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兼容
  • 1篇电磁兼容性
  • 1篇电源
  • 1篇多视点
  • 1篇直流电
  • 1篇直流电源
  • 1篇制冷
  • 1篇制冷温度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探测器组件
  • 1篇图像
  • 1篇图像综合
  • 1篇全光

机构

  • 7篇华北光电技术...
  • 1篇西安航空学院

作者

  • 7篇闯家亮
  • 3篇李江勇
  • 3篇杨百剑
  • 1篇李江勇
  • 1篇张峰
  • 1篇王诚
  • 1篇贾鹏
  • 1篇陈晓露
  • 1篇李春领

传媒

  • 3篇红外
  • 3篇激光与红外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机载IRST红外探测器组件热控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实现机载IRST系统在宽温度范围、低气压环境、小外露尺寸约束条件下的性能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探测器参数对探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探测器组件控温点以提升探测性能的思路,基于机载环境设计开发了探测器组件热控系统,经测试,探测器组件截止波长、探测率、盲元率等指标均得到改善,IRST系统等效探测能力提升15%以上。该设计思路对于提升红外的侦察/探测系统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百剑闯家亮李春领鹿嵩昊
关键词:IRST制冷温度热控
全光作战军事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在美军重回大国竞争战略,推进“穿透型制空(Penetrating Counter Air,PCA)飞机”和“穿透型电子战(Penetrating Electronic Warfare,PEW)飞机”项目之际,从军事理论角度,首先分析了全光作战的军事需求及应对策略,梳理了全光作战理念和作战流程,并对全光作战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全光作战链路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军事需求,引出全光作战理念,为后续全光作战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研制做好铺垫。
刘奕闯家亮李江勇
关键词:军事需求
机载光电雷达它机试飞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机载光电雷达受平台及大气环境影响较大,而它机试飞能有效规避研制风险,是产品研制的必经阶段。本文介绍了机载光电雷达它机试飞试验系统组成、试验流程和数据处理等内容。经工程验证,实施过程满足任务需求,对其他光电系统的它机及本机试飞具有参考价值。
闯家亮喻彪杨百剑鹿嵩昊
关键词:飞行试验数据处理
分布式光电协同图像综合处理技术
2023年
分布式光电协同是提升单机光电载荷探测识别能力的有效途径。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综合处理是协同应用的基础。多源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多源图像信息融合和多视点图像拼接能够实现广域高分辨率成像,提升系统的探测识别能力,但对分布式光电系统实际能力的提升仍有待验证。因此搭建了分布式光电协同半实物仿真平台,讨论经综合处理后的图像性能。结果表明,可同时完成4路视频的图像拼接;融合后图像的各向同性局部对比度和感知对比度有所提升,且重建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提升了30.88%,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侦察效果。
贲畅陈晓露闯家亮杜叶宣
关键词:分布式系统多视点光电成像
国产机载红外探测器的应用效果评估方法
2022年
随着我军装备国产化步伐的加快,需要对国产核心电子器件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以推动国产核心电子器件在我军装备中的工程应用。首先介绍了开展国产红外探测器应用效果评估的背景及必要性,然后详细描述了国产红外探测器在器件级、模块级、设备级和系统级的应用效果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分析论证对国产红外探测器在机载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该方法可牵引国产红外探测器的优化改进,以支撑我军装备承制单位的综合保障及可靠性设计工作。
刘奕闯家亮贾鹏李江勇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机载
基于机载设备的电源处理流程设计
2013年
机载设备对电源系统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机载高压直流电源供电特性和系统电源需求,设计了系统电源处理流程。从总体的角度出发,采用分布式布局、一体化设计的供电方案,以电源品质和电磁兼容性设计为重点,为电源系统各阶段设计提供可选方案。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流程设计方法能确保合理的设计理念在各个阶段得以实施,保证系统性能并有效缩减研制成本和研制周期。
李江勇闯家亮张峰
关键词:电磁兼容性高压直流电源
机载光电探测系统二级稳定控制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一种粗精二级稳定的新方法用于对机载光电探测系统视轴及图像进行高精度稳定。该方法的重要特征是采用快反镜和二级稳定控制来获取高工作带宽和对扰动的大幅度衰减。通过基于控制模型和扰动传递函数的建立,理论分析了二级稳定控制的补偿依据。通过仿真结果显示,二级稳定控制可有效提升系统稳定精度,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王诚闯家亮李江勇杨百剑严子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