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储层
  • 1篇低渗
  • 1篇低渗储层
  • 1篇油层
  • 1篇渗流
  • 1篇驱替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效率
  • 1篇物性
  • 1篇残余油
  • 1篇长2油层
  • 1篇长6储层
  • 1篇长6段
  • 1篇储层物性
  • 1篇储集
  • 1篇储集空间

机构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孙卫
  • 2篇高旭
  • 2篇霍磊
  • 1篇盛军
  • 1篇李历
  • 1篇曹雷
  • 1篇刘毅

传媒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板桥长6段低渗-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岩石图像粒度分析及相关物性等资料,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板桥—合水地区长6段低渗-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进行了定量分析。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和岩屑溶孔等为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运用Beard等对不分选情况下未固结砂实测的原始孔隙度计算公式,恢复得出研究区长6砂岩储层原始孔隙度平均为38.16%。在对成岩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对储层具有破坏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受两者作用影响,未固结砂岩72.9%的原生粒间孔被压实损失,这是造成研究区长6砂岩储层致密的首要原因,19.7%的孔隙被胶结作用所破坏。研究区内晚期的溶蚀作用较为发育,形成大量的长石溶孔、岩屑溶孔以及粒间溶孔使得孔隙度提高了20.9%,有效的改善了长6储层的物性特征。孔隙度计算过程中误差率为3.4%,颗粒分选系数的确定以及多期次成岩作用叠加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因素。
高旭孙卫曹雷霍磊盛军刘毅
关键词:储集空间长6储层
姬塬长2油层渗流特征和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选取模型进行真实砂岩水驱油实验,对姬塬油田元214区长2油层的微观储层渗流特征和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微观水驱油驱替类型主要有均匀、网状与指状3种类型,并且3种驱替类型对应模型的驱油效率依次降低。残余油存在的形式主要是以油膜残余油和绕流残余油分布为主,比较少见卡断残余油和角隅残余油。通过实验分析驱替效率的影响因素,储层物性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非均质性和微观孔隙结构对驱油效率也有一定影响;同时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提高注水压力可以明显的提高驱油效率,但是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水流容易形成优势通道,导致注入水只是沿着优势通道向前推进,驱油效率的增加幅度就会逐渐减小。综合研究分析,应用上述水驱油实验得出的结论可以为油藏的开发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李历孙卫魏晓娥霍磊高旭李金阳
关键词:储层物性残余油驱油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