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敏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流
  • 5篇脑血
  • 5篇脑血流
  • 3篇局部脑血流
  • 3篇灌注
  • 2篇血流灌注
  • 2篇显像
  • 2篇脑血流灌注
  • 2篇灌注显像
  • 1篇代谢
  • 1篇递质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流灌注显像
  • 1篇遗传性
  • 1篇神经递质
  • 1篇四唑
  • 1篇糖代谢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代谢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侯敏
  • 5篇刘兴党
  • 5篇王开颜
  • 4篇吕传真
  • 4篇洪震
  • 2篇刘永昌
  • 1篇左传涛
  • 1篇朱汇庆
  • 1篇赵军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国外医学(放...

年份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戊四氮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的动态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戊四氮(PTZ)点燃猫癫核医学科形成过程中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变化特征,确定癫核医学科形成相关脑区及其在癫核医学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ECD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DGPET)观察10只PTZ点燃雄性家猫癫核医学科形成过程中,不同行为和脑电特征时期的局部脑血流和葡萄糖代谢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感兴趣区(ROI)法对各脑区的葡萄糖代谢作半定量分析,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在点燃过程中,猫的部分脑区出现持续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四肢强直以前,猫的前脑区(额区、基底结)出现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出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后,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区逐渐转移至丘脑、海马和梨状皮质。结论PTZ点燃过程中,大脑高血流灌注和高葡萄糖代谢区可能为癫核医学科形成相关脑区。随着抽搐程度的加重,高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区从大脑额区向后,向深部(主要集中于丘脑、海马和梨状皮质)转移。
王开颜吕传真赵军刘兴党洪震左传涛侯敏
关键词:戊四唑局部血流葡萄糖葡萄糖代谢局部脑血流戊四氮
新发病的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局部脑血流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generalizedtonicclonicseizure ,GTCS)癫患者发作间期局部脑血流 (rCBF)特征。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99Tcm ECD SPECT)技术对 2 0例新发病的特发性GTCS患者发作间期rCBF特征进行观察 ,以兴趣区(ROI)法作半定量分析。结果 :2 0例新发病的特发性GTCS患者发作间期rCBF异常率为 3 0 % ( 6例 ) ,主要表现为一侧丘脑区或基底节区的放射性稀疏。结论 :新发病的特发性GTCS患者的rCBF存在两种特征 :①正常的CBF ;②一侧丘脑区CBF降低 。
王开颜洪震吕传真侯敏刘兴党王开颜
关键词:新发病局部脑血流脑灌注显像半定量分析
癫痫的PET受体显像被引量:4
2003年
癫痫患者脑组织标本及癫痫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多种神经递质与癫痫有关。通过向体内引入这些神经递质不同受体亚型的特异性放射性配体,可以得到脑内受体分布图,反映它们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同时检测出癫痫灶,这也就是癫痫的PET受体显像原理。较之于传统的癫痫检查方法,PET受体显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极高,可以检测出MRI、CT阴性的癫痫灶,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而且为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抗痫药物及抗痫疗效评估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无创伤性手段,从而为难治性癫痫的最终攻克带来希望。
侯敏刘永昌
关键词:癫痫脑组织标本动物模型神经递质MRI
磁共振成像阴性的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间期SPECT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MRI阴性的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GTCS)患者在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特征。材料和方法:对60例MRI阴性的GTCS患者进行发作间期99mTc-ECD(双半胱乙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对照,计算感兴趣区(ROI)的不对称指数(%AI)并进行定量分析。将SPECT分析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EEG相比较。结果:60例MRI阴性的GTCS患者中29例表现为一侧丘脑、基底节区低灌注,其中4例为丘脑伴同侧颞叶低灌注,1例丘脑伴同侧颞叶及小脑低灌注,3例丘脑伴同侧枕叶低灌注,另有5例仅表现为一侧顶叶或颞叶低灌注,异常率为56.7%;而26例(43.3%)血流灌注无异常表现。脑血流灌注异常与正常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及EEG异常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平均发作频率和总发作次数则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在丘脑和基底节区的%A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相当一部分MRI阴性GTCS患者存在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异常;②MRI阴性GTCS患者的脑血流异常灌注区主要分布在丘脑及基底节区而非皮质;③低灌注脑区可能是亚临床病灶或是癫痫反复发作所致的脑损伤区,这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不佳。
侯敏刘兴党王开颜刘永昌朱汇庆
关键词:发作间期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额叶癫癎12例的临床及脑血流灌注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额叶癫癎(Autosomal dominant 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ADNFLE)是很具临床特征的一种癫癎综合征,国外自1994年开始陆续有一些病例报道[1],Phillips等[2]报道散发病例.近年来,国内虽有个案病例报道,但临床对其认识仍不足,现将我们自2002年以来诊治的12例ADNFLE患者的临床及脑血流灌注进行回顾,报道如下.
王开颜吕传真洪震刘兴党侯敏
关键词:脑血流灌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额叶病例报道
有效控制与控制不良的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癎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有效控制与控制不良的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 (GTCS)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差异 ,为评价癫预后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9例有效控制的特发性GTCS患者和 12例控制不良的特发性GTCS患者进行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99mTc ECD SPECT)脑血灌流显像 ,用感兴趣区 (ROI)方法对两组的局部脑血流 (rCBF)分布进行半定量分析 ,并将两组患者低局部脑血流的比率 (异常率 )与临床癫发作次数、脑电图 (EEG)进行比较。结果 ROI分析显示 12例控制不良的特发性GTCS患者大脑基底节区和丘脑的rCBF明显低于 2 9例有效控制的特发性GTCS患者大脑的相应脑区血流量 (P <0 0 5 )。有效控制组SPECT脑显像出现低血灌注区的异常率 (1/ 2 9)明显低于控制不良组 (9/ 12 )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两组患者的EEG异常率分别为 13/ 2 9、7/ 12 ,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控制不良的GTCS基底节及丘脑局部脑血流降低者明显多于有效控制的GTCS ;特发性GTCS患者发作间期大脑低血灌流区可能是亚临床病灶或是长期癫发作的脑损伤区。
王开颜吕传真洪震刘兴党侯敏
关键词:脑血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