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啟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共存钙离子对镧铝改性稻壳生物炭除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本研究利用稻壳制备高介孔率生物炭,然后用共沉淀法负载金属La、Al,制得镧铝改性稻壳基生物炭吸附剂.通过控制反应时间、磷浓度、共存阴离子、初始pH等条件,研究共存钙离子时对吸附剂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Al在稻壳基生物炭上负载后呈无定型态;吸附剂的除磷过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且Ca2+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磷的去除率,含Ca2+体系的最终除磷效果是无Ca2+时的2.6倍;含竞争阴离子时,Ca2+的加入会使F-对磷吸附的抑制作用减弱,使HCO3-对磷吸附的抑制作用略微增强;在pH值为2.0—8.0时,Ca2+能提高改性生物炭的吸附容量,而pH>8.0时主要是钙离子与磷酸盐的沉淀作用使体系中磷大量被去除.
- 阮华珍高章龙陈玉婷魏小婷熊瑞涵石稳民刘冬啟康建雄李道圣任拥政
- 关键词:除磷
- 椰子壳生物炭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响应面优化实验被引量:8
- 2019年
- 主要研究了椰子壳生物炭添加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选取污泥接种量、初始pH值和生物炭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参数水平,然后运用响应面法,以甲烷产率作为厌氧消化过程响应指标,优化椰子壳生物炭促进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01),决定系数R^2=0.9844,说明实验值和预测值之间具有很好的拟合度。通过数值优化得到最优条件分别为污泥接种20.98%,初始pH=7.05,生物炭添加量为22.14 g/L。在该条件下,餐厨垃圾甲烷产率的预测值为331.66 L/kg,实验值为326.15 L/kg,二者相对偏差为1.69%。
- 马帅吴丁山吴滔周亮胡智泉刘石明刘冬啟Rune Bakke
- 关键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响应面法
- 低温条件下不同曝气方式对硫自养湿地脱氮效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为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将硫磺与石灰石按体积1∶1的比例填充于波形潜流湿地内,辅助间歇人工曝气,探讨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间歇曝气时间对波形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了硫自养湿地的作用机理和节能减排特性。结果表明,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有效提高了湿地内部溶解氧水平,在湿地内部营造了一种交替的好氧和缺氧环境,可以促进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湿地在冬季(10℃以下)脱氮效率低的问题。湿地冬季运行时,曝气间歇时间为4 h的条件下,TN去除率高达59.4%,相比连续曝气方式提高20%~30%。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硫自养湿地的能耗节省率达到50%以上,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CO^2的排放,实现了高效脱氮和节能环保。
- 黄雪玲刘慧敏何启帆熊瑞涵蔡婷婷任拥政康建雄李道圣刘冬啟
- 关键词:脱氮潜流人工湿地
- 湿式氧化法处理工业废水的实验教学设计被引量:1
- 2012年
- 为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该教学设计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通过研究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变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
- 李道圣王小聪占伟康建雄刘冬啟
- 关键词:工业废水可生化性
- 远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餐饮废水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以TiO2为催化剂,采用远紫外光催化法对餐饮含油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光照时间、油脂浓度、pH、TiO2各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可以大幅降解油脂。光催化氧化技术正交实验表明,各影响因素对油脂去除率影响程度不同,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处理餐饮废水,可作为后续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技术。
- 占伟丛培龙刘冬啟李道圣郑军康建雄
- 关键词:光催化餐饮废水油脂去除率
- 活性污泥中菌群多样性及其功能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9年
- 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的功能主体,活性污泥中菌群的种类、数量及活性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与效果的重要基础。本文综述了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主要功能细菌(絮凝菌、脱氮菌、除磷菌等)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态特征,并对目前主流的菌群鉴定方式进行总结,最后从运行条件、定向驯化及生物强化3个方面对菌群调控进行论述,以期为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 李炳堂胡智泉刘冬啟吴丁山
- 关键词:活性污泥生物鉴定生物强化
- 人工微生物多细胞体系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综述了近年来人工微生物多细胞体系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了人工微生物多细胞体系的优势、构建与调控策略,重点介绍了其在废水处理、土壤修复、有机废物能源转化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剖析了人工微生物多细胞体系在环境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基于微生物菌群相互作用与代谢网络设计构建复杂的人工多细胞体系,利用培养条件优化、劳动分工、群感效应、3D菌群结构设计与计算仿真技术等策略调控其组成与功能,提高其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以及开发基于人工多细胞体系的环境生物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 胡智泉李炳堂程龙刘冬啟
- 关键词: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合成生物学
- 藻菌共生光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短程脱氮效能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驯化好的短程硝化污泥和小球藻结合的藻菌共生光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PSBBR)处理模拟养猪沼液,探究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外加碳源需求、以及氮转化路径。结果表明,藻菌共生PSBBR的污染物去除效能优于纯污泥反应器,菌藻共生PSBBR运行37 d时,NH_(3)-N、TN、TP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96.25%、93.36%、82.66%,单位体积进水乙酸钠碳源投加量为973.69 mg/L,比传统生物脱氮技术节省碳源约60.5%。分析系统氮转化路径发现,在氮负荷为300 mg/(L·d)稳定运行阶段,NH3-N去除率约为96.6%,TN去除率约为95.3%,其中约88.5%的氮通过硝化反硝化去除,约6.8%的氮被生物吸收利用。
- 包美玲胡智泉吴滔李炳堂刘冬啟陈嘉鑫
- 关键词:氮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