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铝合金
  • 4篇合金
  • 2篇课程
  • 2篇本科
  • 1篇第二相析出
  • 1篇压弯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预变形
  • 1篇原子探针
  • 1篇再结晶
  • 1篇再结晶行为
  • 1篇织构
  • 1篇三维原子探针
  • 1篇石油
  • 1篇石油钻杆
  • 1篇时效
  • 1篇时效特性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双辊

机构

  • 9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航发贵州...

作者

  • 9篇吴晓东
  • 7篇曹玲飞
  • 5篇黄光杰
  • 2篇陈泽军
  • 2篇黄利
  • 1篇张志清
  • 1篇何维均
  • 1篇刘庆
  • 1篇袁新建
  • 1篇王柯
  • 1篇廖斌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
  • 1篇锻压技术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Transa...
  • 1篇科研成果与传...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6005A铝合金薄壁型材压弯成形有限元分析及试验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薄壁型材在压弯过程中易产生的截面畸变缺陷,借助于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及压弯设备,重点探讨了6005A铝合金薄壁型材(厚度为2.5 mm)的型材结构、填充材料及填充方式对压弯后型材结构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除PU外,PA6、PP及PVC均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21 MPa),在压弯过程中可有效支撑薄壁型材以降低型材结构的畸变率。由于型材上、下表面在弯曲过程中受力不一致,造成上、下模接触面的截面畸变规律有所区别。不同型材结构(未填充)压弯后,上、下模接触面的截面畸变率与填充压弯时截面畸变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这说明更改型材结构可略微降低截面畸变率,但改善效果并不明显。采用方案9(型材结构2、PP-填充方式2)压弯后的截面畸变情况明显改善且优于方案8(型材结构1、PP-填充方式1),并对方案9进行试验验证,发现压弯后型材结构的截面畸变率较方案5(原始结构-未填充)改善明显且满足设计需求。
廖斌张流锟吴晓东卢有庆胡武
关键词:压弯
铝合金时效特性的研究
沉淀强化是铝合金最主要的强化机制,深入认识合金在不同处理状态下的组织结构特性,对于理解其相变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航空航天商用铝合金为基础,采用三维原子探针、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结合硬度、电阻率和拉伸性能测量,对合金...
吴晓东廖斌邹衍王一唱邓燕君曹玲飞
关键词:铝合金时效三维原子探针
Flow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6A82 aluminium alloy with high copper content during ho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被引量:6
2016年
The flow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6A82 aluminum alloy (Al?Mg?Si?Cu) with high copper content were studied on a Gleeble?1500 system by isothermal hot compression test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320 to 530 °C and the strain rate range from 0.001 to 10 s?1.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low stress of the alloy exhibits a continuous flow softening behavior at low temperatures of 320?390 °C, whereas it reaches steady state at high temperatures (≥460°C), which are influenced greatly by the Zener?Hollomon parameter (Z) in the hyperbolic sine with the hot deforma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325.12 kJ/mol.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s show that prominent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coarsening of dynamic precipitation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inuous flow softening behavior. Due to deformation heating at high strain rates (≥1 s?1),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s more prominent in the specimen deformed at 530 °C and 10 s?1 than in the specimen deformed at 460 °C and 0.1 s?1 even though they have very close lnZ values.
杨群英杨东张志清曹玲飞吴晓东黄光杰刘庆
预处理工艺对双辊铸轧3003铝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对双辊铸轧3003铝合金板材进行了3种预处理退火,研究不同预处理工艺下的冷轧板材在380~500℃退火时晶粒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优化预处理工艺为610℃/12h+460℃/12h,高温阶段第二相尺寸发生粗化,低温阶段基体中Mn的过饱和固溶度显著降低,两者均有利于提高后续退火时的再结晶形核率。500℃退火时,在粗大第二相的附近产生了粒子诱发形核机制,降低了再结晶织构强度;并且退火时几乎不存在析出,析出相对再结晶形核的抑制作用甚微,从而得到了晶粒细小、织构弱的再结晶组织。
黄利黄光杰吴晓东曹玲飞李佳
关键词:双辊铸轧AL-MN合金再结晶织构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4年
新工科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对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作为材料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测试分析仪器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到材料表征的实践中,在工程技术领域影响广泛。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梳理与分析,综合考虑材料大类中各专业方向差异显著的特点,探讨了《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并结合实践教学进行验证,旨在进一步提升材料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实施过程采用中英文双语形式,引入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发展成果,力求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专业案例分析与课堂理论知识结合。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材料类研究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其深入分析材料领域工程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使其能基于所学的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提出解决方法。该课程改革的思路可为类似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吴晓东曹玲飞陈泽军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预变形对Al-Cu-Li-Mn-Zr合金的第二相析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采用维氏硬度、常温拉伸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预变形状态对Al-Cu-Li-Mn-Zr合金中第二相析出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预变形的峰值时效态Al-Cu-Li-Mn-Zr合金的析出相有T_1(Al_2CuLi)相、θ′(Al_2Cu)相,且存在极少量的χ(Al_5Cu_6Li_2)相。预变形的引入使T_1相的析出量显著增加,同时抑制了θ′相的形成,但对χ相的析出量的影响却较小。由此可知,经预变形的合金在峰值时效态的析出相以细小弥散的T_1相为主。经定量统计可知,预变形量越大,作为主要析出相的盘片状T_1相的直径越小,但厚度及体积分数几乎保持不变。此外,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峰值时效态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升高,塑性降低。
邓燕君黄光杰曹玲飞吴晓东黄利
关键词:预变形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分析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通过对其材料工程系的课程设置、学业方向、部分课程大纲和教学情况比较分析发现,该校在课程设置上偏向于传统金属材料,但同时也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课程方向;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方面,注重讲授基础知识及其在材料研发中的应用。该校按照材料大类的思路对本科生进行培养,对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及课程体系的优化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曹玲飞吴晓东黄光杰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以材料力学性能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一流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介绍了材料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特点,以及课程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体现和支撑作用。阐述了一流课程建设中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具体体现,详细介绍了一流课程建设的内容、思路和举措,包括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教学团队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举措,以及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思政实施的具体措施。课程建设的经验可为其他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陈泽军袁新建何维均王柯吴晓东
关键词:核心课程材料力学性能
石油钻杆用7xxx系铝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酸性气体腐蚀等优点,其在石油钻探领域的应用优势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铝合金石油钻杆在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发达国家已被应用于钻探领域数十年,然而我国对铝合金石油钻杆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依靠进口,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钻采工业的发展,因此实现自主研发超强耐蚀铝合金钻杆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Al-Zn-Mg-Cu系超高强铝合金属于7xxx系铝合金,因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较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冲击韧性,已成为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铝合金钻杆用材料,也是我国近几年对高性能铝合金钻具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7xxx系铝合金的主要析出强化相是弥散分布的GP区和η'相。众所周知,合金的成分和组织决定其性能,因而通过改变热处理工艺和合金成分可以调控铝合金材料的性能。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均匀化、固溶和时效处理等。目前均匀化倾向于采用多级热处理制度,热处理后材料不仅会得到更为弥散细小的析出相,合金在后续热加工过程中的再结晶行为也会受到抑制。热变形后再经双级或多级固溶,合金中残余过剩相可有效溶解,其稳定性和综合性能得到提高。时效处理作为较关键的热处理步骤,也从传统单级处理向多级转变,一种新型的回归再时效(RRA)制度综合了单级和双级时效的优点,在保持铝合金较高强度的同时,又可获得较高的腐蚀抗力。因此,探索合适的热处理制度对提高钻杆用铝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有深刻的影响。另外,优化合金成分也是提高铝合金性能的重要方式。研究发现,将石油钻杆用7xxx系铝合金的成分大致控制在Al-6~6.5Zn-2.0~2.8Mg-1.6~2.0Cu范围内,其可获得较优的综合性能。此外,引入新的微合金元素,如Mn、Zr、Cr及稀土元素等,可以显著细化铝合金晶粒,提高其再结
王一唱曹玲飞吴晓东吴晓东黄光杰
关键词:石油钻杆微合金化腐蚀抗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