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红飞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盆地
  • 5篇四川盆地
  • 5篇勘探
  • 4篇页岩
  • 4篇页岩油
  • 3篇油气
  • 3篇侏罗系
  • 2篇页岩油气
  • 2篇震旦
  • 2篇震旦系
  • 2篇区带
  • 2篇裂陷
  • 2篇裂陷槽
  • 2篇孔隙
  • 1篇灯影组
  • 1篇等温吸附
  • 1篇等效
  • 1篇等效模型
  • 1篇低孔
  • 1篇低孔低渗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1篇周红飞
  • 4篇李楠
  • 4篇张少敏
  • 3篇洪海涛
  • 3篇邱玉超
  • 3篇贾敏
  • 3篇白蓉
  • 3篇戴鑫
  • 2篇李国辉
  • 2篇杨强
  • 2篇李学康
  • 2篇金涛
  • 2篇苑保国
  • 2篇吴国平
  • 1篇杨光
  • 1篇贺洪举
  • 1篇陈友莲
  • 1篇夏茂龙
  • 1篇李莉
  • 1篇白桦

传媒

  • 5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沉积演化特征及页岩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2025年
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沉积期湖盆面积广,三角洲体系砂体、湖相泥(页)岩频繁交互,形成了有利的砂页岩岩性组合,为近年来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油气的主要勘探对象。为探究多期湖盆迁移演化背景下的砂岩—页岩分布规律,指导页岩油气的勘探有利区带预测及优选,基于大量二、三维地震资料、连井地层、沉积相对比,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揭示了盆地凉高山组湖盆变迁与沉积演化过程,进一步结合砂页储层分布及成藏富集条件,明确了页岩油气的勘探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凉高山组发育2期规模湖盆,第一期湖盆形成于凉一段最大湖侵期,面积达2.5×10^(4) km^(2),主要分布于川东北的平昌—川东的丰都地区,优质泥(页)岩(TOC>1%)厚度介于15~40 m;第二期湖盆形成于凉二段晚期,面积达1.6×10^(4) km^(2),主要位于川中的南充—川北的巴中地区,优质泥(页)岩(TOC>1%)厚度介于10~30 m。(2)湖盆萎缩期即凉二段沉积早期、凉三段沉积早期环湖三角洲砂体广泛发育,整体岩相组合表现为泥(页)岩与细砂岩、粉砂岩频繁互层,形成了页岩型、夹层型2种页岩油气储层。(3)夹层砂岩型储层物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其中分流河道、分流河道—砂坝复合砂体物性好,纵向上主要发育于凉二段、凉三段的三角洲前缘相带,且紧邻优质页岩,成藏条件好。(4)半深湖相页岩厚度大、粉砂质纹层发育,具有生烃能力强、储集物性好、含油气好的特征,纵向上主要发育于凉一段晚期、凉二段晚期的半深湖相带。结论认为:(1)两种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大,近期G119H井的突破证实,川中地区湖盆边缘规模发育的近源有利砂体为凉高山组夹层型页岩油气的重点勘探方向;(2)川东、川东北地区高TOC纹层状页岩稳定发育、有机质成熟度高、地层压力系数高,为页岩型页岩油气的勘探有利区。
秦春雨张少敏韩璐媛周红飞吕龑姜瀚余凯谢强洪海涛邱玉超
关键词:四川盆地页岩油气
四川盆地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沉积充填规律及勘探意义被引量:8
2020年
为进一步深化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地质认识,弄清烃源岩层的沉积演化过程及天然气成藏规律,重点通过岩性特征、测井响应及地球化学示踪等分析,对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进行沉积旋回序列划分与对比,揭示烃源岩层系在绵阳—长宁裂陷槽及周缘不同区域的沉积充填规律,并结合各旋回有机碳含量探讨天然气勘探领域。研究结果表明:①裂陷槽区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沉积最为完整,典型井如GS17井、Z4井自下而上可划分出5个沉积旋回序列SC1、SC2、SC3、SC4和SC5,并依次对应于麦地坪组、筇一段、筇二段、筇三段以及筇四段;②裂陷槽周缘台地区域下部地层往往缺失而上部地层保留,典型井如GS1井、WT1井仅可识别出最上部的一个筇四段回序列SC5;③沉积旋回横向对比发现,麦地坪组与筇竹寺组一段、二段、三段主要分布在裂陷槽内,而筇四段则以广覆式分布为特征,进一步结合筇竹寺组沉积旋回有机质含量特征发现,筇一段至筇三段厚度大且有机碳含量相比最高;筇竹寺组天然气的勘探今后仍需紧紧围绕裂陷槽及周缘展开,且北斜坡将是下一步重点勘探区域。
赵立可李文皓和源周红飞刘冉李亚王尉钟原王莹莹
关键词:裂陷槽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长宁地区震旦系—寒武系裂陷槽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9年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位于德阳-安岳裂陷槽东台缘,已探明近1×1012m3天然气储量。前期天然气勘探开发揭示,震旦系-寒武系的德阳-安岳裂陷槽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区,但对其往南延伸情况及分布一直认识不清。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长宁地区发育震旦系-寒武系裂陷槽,并精细刻画了该区裂陷槽的边界与空间展布。研究揭示:①长宁地区台缘带筇竹寺组具有超覆现象,而灯影组地震削截特征明显;②地震解释震旦系灯影组厚度从台缘带至槽内显著减薄,从台内至台缘带有增厚趋势;③该裂陷槽为德阳-安岳裂陷槽南延的东侧部分。结论认为,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裂陷槽周缘筇竹寺组烃源岩优越、台缘带灯影组丘滩相储层发育,灯影组天然气成藏配置条件好,区内台缘带为下步重要的勘探有利区带。
邱玉超罗冰夏茂龙陈友莲戴鑫李亚丁周红飞和源
关键词:四川盆地裂陷槽晚震旦世有利区带
四川盆地西北缘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13
2018年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天井山古隆起均形成于早古生代,对前者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天井山古隆起的关注还不够。近年,在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发现了双鱼石二叠系及泥盆系气藏,为此开展了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研究。基于地面地质、钻井、地层及沉积、构造演化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1)早寒武世早期,天井山古隆起即具水下隆起特征,在早寒武世晚期隆升成陆,形成于志留纪末;(2)泥盆纪—中三叠世,天井山古隆起相对平静,晚三叠世始,由于龙门山推覆作用使古隆起再度活跃,遭受抬升剥蚀,侏罗系超覆在寒武系—三叠系不同层位上;(3)古隆起的形成动力源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挤压的应力传导和板块西、北边缘刚性杂岩体阻挡共同作用,而古隆起再度活跃的动力则源于松潘—甘孜洋关闭及龙门山构造带的推覆抬升作用;(4)在晚三叠世前,现今的川西拗陷为联合古隆起下斜坡,有利于烃类聚集,而现今龙门山构造带则位于联合古隆起顶部或上斜坡。结论认为:龙门山构造带推覆体下部具有油气勘探潜力。
李国辉杨光李莉李楠戴鑫陈双玲周红飞苑保国
关键词:四川盆地龙门山构造带勘探潜力
一种页岩油气赋存状态等效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油气赋存状态等效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选择目标区页岩,然后获取目标区页岩第一数据,并基于第一数据得到第二数据,然后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建立页岩岩石骨架模型,然后获取目标区页岩的水体积数据...
金涛雷程张少敏白蓉周红飞李育聪张芮贾敏李楠韩璐媛张晓丽李学康吴国平张雨晋
一种测井裂缝发育指数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井裂缝发育指数评价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计算实测裂缝发育指数FI<Sub>实测</Sub>;b、通过确定目标函数,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并结合步骤a计算得到的裂缝...
金涛黄宏张雨晋贺洪举李秀清李学康吴国平周红飞张少敏李育聪白蓉张芮李楠贾敏韩璐媛
川中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勘探启示被引量:4
2024年
为进一步指导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油的勘探与开发,亟需理清页岩油的有利赋存岩相。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岩石热解等实验,分析大安寨段页岩层系不同岩相的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及含油性。结果表明,大安寨段主要发育块状(泥质)介壳灰岩、层状泥质介壳灰岩、层状介壳页岩、纹层状含介壳页岩、块状含介壳黏土质页岩和页理状含粉砂黏土质页岩6类岩相;页岩物性远优于介壳灰岩,且随着灰质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增大,但总孔体积和总连通体积逐渐减小;大安寨段页岩层系平均游离油(S1)值为1.31 mg/g,含油性中等,页理状含粉砂黏土质页岩与纹层状含介壳页岩S1值较高,分别为2.37 mg/g与1.82 mg/g。页理状含粉砂黏土质页岩和纹层状含介壳页岩的储集性较好、含油性较高,两者构成的岩相组合可作为大安寨段页岩油的重点勘探对象。
洪海涛路俊刚秦春雨张少敏张芮周易鑫肖正录周红飞韩璐媛
关键词:储集空间含油性页岩油储层特征侏罗系
吐哈盆地低煤阶煤岩孔隙结构精细表征及吸附性主控因素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为研究吐哈盆地低煤阶煤岩孔隙结构及其吸附特性,探讨煤岩吸附性能主控因素,通过高压压汞、低温液氮、核磁共振及等温吸附实验,对该盆地主要含煤地区低煤阶煤的孔隙结构及其甲烷吸附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精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低煤阶煤岩发育多种吸附—脱附曲线,孔隙类型主要以细颈瓶状的一端封闭型孔为主,连通性较差。②吸附孔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贡献,而吸附孔孔容主要由小孔提供,比表面积等孔隙结构参数差异大。③核磁共振实验表明煤样发育多种孔裂隙系统,但主要以微、小孔为主,中大孔及裂隙相对发育。④煤岩吸附性能受煤岩煤质及吸附孔孔隙结构共同控制,灰分及水分不利于甲烷的吸附。⑤镜质组孔隙发育,与最大吸附气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尺度吸附孔隙的吸附性能差异明显,小孔孔容及比表面积与最大吸附气量呈正相关关系,是吐哈盆地低煤阶煤岩吸附性能的主要贡献者。
杨强杨强周红飞周红飞高义兵
关键词:吐哈盆地孔隙结构弛豫时间等温吸附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油气成藏特征被引量:11
2022年
通过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烃源对比、地震相刻画等技术,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古隆起北斜坡灯二段沉积期主要发育局限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相,台缘藻丘相和颗粒滩相均较发育,灯二段储层厚度平均为176.6 m,储地比平均为34.6%,孔隙度平均为4.4%,渗透率平均为3.6 mD,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质量整体上优于高磨地区。②研究区震旦系—寒武系成藏条件较好,发育多套烃源岩,具备“上生下储”和“旁生侧储”2种源储配置关系,灯二段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筇竹寺组烃源岩和深部震旦系烃源岩;③研究区灯二段具备形成构造-岩性气藏和岩性气藏的条件,上倾方向的大型断裂以及岩性致密带的有效封堵是油气成藏及形成不同气水系统的关键;④研究区灯二段储集条件、烃源岩及源储配置关系等成藏条件较高磨地区更加优良,具备形成大气田的地质基础,圈闭资源量已达1.05×10^(12)m^(3),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是未来川中古隆起区大气田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
周红飞戴鑫戴鑫贾敏李国辉李国辉李楠杨强
关键词:低孔低渗震旦系
多种方法在川东石炭系黄龙组资源评价中的综合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对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油气资源条件的研究、资源评价方法对比的基础上,选用了成因法(盆地模拟法)和统计法中的油气藏规模序列法、油气藏发现过程法、广义帕莱托法、年发现率法、饱和钻探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除盆地模拟法资源量相对较大以外,其它各方法计算的资源量都较接近,基本上与川东石炭系黄龙组的勘探实际吻合,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勘探程度虽高,但仍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研究区石炭系存在3大有利勘探方向,即低勘探程度的构造圈闭、构造-地层复合圈闭与岩性圈闭。
周红飞苑保国朱华贾松罗静
关键词:石炭系黄龙组资源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