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与血常参数P2/MS值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水平与血常规参数血小板2/(单核细胞百分比×分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2/MS)值的关系.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3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常规,根据相关数据计算P2/MS值;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肝活检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网状纤维及Masson染色.统计学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结果:比较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之间的血常规参数P2/MS值、H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与肝纤维化参数P2/MS值无明显相关性.
- 韦玉芳曹海燕周军杨聪颖蔡胜蓝张婷婷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DNA血常规参数
- 同伴教育对慢乙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慢乙肝是危害全球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于慢乙肝患者来说是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患者服药的依从情况影响着抗病毒治疗的结果.依从性不佳会导致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和医疗费用增多等结果.在漫长的服药过程中,许多患者因...
- 朱正云张婷婷孟卉赵文海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口服治疗同伴教育依从性
- 丁螺环酮与文拉法辛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的血药浓度及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文拉法辛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的血药浓度及疗效对比。方法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丁螺环酮组、文拉法辛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药浓度与治疗效果间的关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HAMA、HAMD及SAS评分均有下降(P<0.05);文拉法辛组患者HAMA、HAMD及SAS评分均低于丁螺环酮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文拉法辛组患者治疗后精神性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丁螺环酮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药浓度均无明显相关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低,但是文拉法辛抗焦虑治疗的效果优于丁螺环酮。
- 马建英杜瑾张婷婷张晨曦
- 关键词:丁螺环酮文拉法辛广泛性焦虑症血药浓度
-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的可调式约束带
-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护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的可调式约束带,包括约束带主体,所述约束带主体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带,所述约束带主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助力把手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约束带主体,所述约束带主体...
- 张婷婷刘佩诗李雪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遮蔽功能的医疗托盘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遮蔽功能的医疗托盘车,包括底板,底板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顶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基体,托盘基体内腔的底部纵向固定连...
- 张婷婷刘佩诗李雪彭昌银
- 文献传递
- IL-35及IFN-γ与HBV慢性感染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L-35)及γ-干扰素(IFN-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1月于医院诊断治疗的不同类型HBV慢性感染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原发性肝癌(PHC)组28例、乙型肝硬化(LC)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32例以及慢性HBV携带者(ASC)组34例。选择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且经检查肝功各项指标均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对比所有研究对象IL-35和IFN-γ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肝功能状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并比较不同类型HBV慢性感染者HBV-DNA水平变化;分析肝功能各项指标与IL-35、IFN-γ相关性。结果 PHC组IL-35水平为(1198.59±331.45)pg/mL、IFN-γ水平为(689.54±117.13)pg/mL,LC组分别为(823.41±79.36)pg/mL、(680.98±115.41)pg/mL,CHB组分别为(540.93±22.37)pg/mL、(679.83±117.91)pg/mL,ASC组分别为(105.22±19.59)pg/mL、(669.97±120.33)pg/mL,PHC组、LC组、CHB组及ASC组IL-35、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HC组IL-35水平高于LC组、CHB组及ASC组(P<0.05);PHC组、LC组、CHB组及ASC组AST、ALT及TBil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HB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PHC组、LC组及ASC组(P<0.05);HBV-DNA阴性、低载量、中载量及高载量患者IL-35、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高载量患者IL-35水平高于HBV-DNA阴性、低载量、中载量患者,IFN-γ水平低于HBV-DNA阴性、低载量、中载量患者(P<0.05);经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IL-35与AST、ALT、TBil水平无相关性,IFN-γ与AST、ALT、TBil水平亦无相关性。结论 IL-35和IFN-γ可能参与HBV慢性感染病情进展,并与肝损伤程度有一定关系。
- 朱正云张婷婷孟卉张喆浩张岚
- 关键词:肝损伤Γ-干扰素
- 口服抗病毒药物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微信随访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信随访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出院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微信随访。评估2组患者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出院后复诊情况。结果 2组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认知得分及服药依从性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92,P<0.001;F=9.160,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认知得分及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微信随访,可提高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认知水平,提高其服药及复诊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朱正云孟卉张婷婷张岚杨春伟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护理
- 慢性乙肝患者ERα基因SNPs和mRNA表达及与α干扰素疗效关联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中,α干扰素因为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显著增强了该药的抗病毒疗效。但CHB患者的α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个体差异大,已有报道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mRNA表达水平与CHB易感性相关,本研究拟检测α干扰素治疗后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ERα基因SNPs和mRNA表达水平,探讨ERα基因SNPs和mRNA水平与α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2014-01-03-2016-01-07,对76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抗病毒疗效。采用质谱分析法检测α干扰素治疗后第48周的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s中的ERαPVUⅡ和XBaⅠ基因SNPs,采用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法(SYBR Green RT-PCR)检测α干扰素治疗后第48周的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s中ER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α干扰素治疗后第48周,ERαPVUⅡ基因的PP、Pp和pp基因型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52.4%、70.0%和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2,P=0.152;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61.5%、61.1%和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3,P=0.959。ERαXBaⅠ基因的XX、Xx和xx基因型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56.5%、57.9%和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4,P=0.679;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60.9%、60.0%和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940。CHB患者PBMCs中的ERαmRNA表达水平为8.27±7.44,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5.397±9.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7,P=0.233;在α-干扰素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组患者ERαmR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7.587,P<0.001,而无应答组患者的ERα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t=-2.296,P=0.051;HBeAg血清学转换组(t=-1.752,P=0.118)和无转换组(t=-1.089,P=0.308)ERαmR-NA水平在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αPVUⅡ和XBa�
- 张婷婷陈仁琼杨柳青李红生赵文海李小民
- 关键词:Α干扰素雌激素受体Α单核苷酸多态性
- 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夜间营养干预在老年肝衰竭病人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夜间营养干预在老年肝衰竭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肝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病人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PE+DPMA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夜间营养干预。观察病人的肝脏储备功能分级(Child-Pugh)评分、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血液营养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干预前相比,2组干预后1周或1个月时Child-Pugh评分、NRS-2002评分、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有改善(P<0.05),2组间上述指标则在干预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DPMAS联合夜间营养干预对老年肝衰竭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可以降低营养不良风险,改善病人的肝脏储备功能。
- 朱正云杨柳青张婷婷刘丹凤张岚许凤琴
-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营养
- 应用EXCEL宏功能进行检验医学统计学处理的探讨
- 目的:统计分析是医学工作者探求真理的重要手段,统计软件是检验医学工作者的必备工具,专业的统计软件如SAS、SPSS 功能完善,但价格不菲,且对使用者英语水平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普通医务工作者较难掌握使用;EXCEL 是常...
- 刘忠伦朱湘芹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