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驰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和AdeABC、AdeIJK、AdeFGH 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和微量肉汤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断标准...
- 张驰贾旭凌保东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耐药外排泵
- 花丹醌逆转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 探索体外环境下中药单体白花丹醌联合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体外环境下,中药单体白花丹醒联合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有很好的逆转作用;联合用药逆转的机制可能与白花丹醒使鲍曼不动杆菌的adeB...
- 张驰邹家齐刘伟安彭钰娟朱小奎孙碧诺罗婷贾旭凌保东
- 关键词:白花丹醌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逆转作用
- 超声血流参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评估并分析超声血流参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该院收治的PTC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LNM情况分为A组(CLNM组,58例)和B组(非CLNM组,52例)。分析两组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及其与CLNM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淋巴门、长径/短径大于或等于2的比例均较B组低,且囊性变、钙化的比例,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PI、RI与CLNM均呈正相关(P<0.05)。PSV、PI、RI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较单一指标的诊断效能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测PTC患者CLNM时联合PSV、PI、RI超声血流参数共同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推广应用。
- 张旭胜张驰韩立明梁伟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 中药单体白花丹醌对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比较5种中药单体对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探讨替加环素与中药单体联合用药的增敏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和微量肉汤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中药单体白花丹醌、二氢丹参酮、葫芦素、盐酸小檗碱和紫胡皂苷d对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用棋盘法测定白花丹醌联合替加环素MIC值,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值(FICI)。选取CCCP、PAβN及白花丹醌作为外排泵抑制剂,观察外排抑制试验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1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其中,有8株替加环素耐药菌。5种中药单体中白花丹醌对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抑菌活性最佳,MIC值范围是16~32μg/mL。白花丹醌和替加环素联合试验中,白花丹醌可逆转部分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75%(6/8)表现为相加作用,25%(2/8)表现为无关作用。外排抑制试验中,CCCP、PAβN及白花丹醌均显示对替加环素有一定的增敏作用。结论在体外环境下,白花丹醌对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一定抑菌活性,联合替加环素可降低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其增加抗菌药物敏感性的作用可能与外排泵抑制有关。
- 张驰贾旭杨羚修文博邹家齐凌保东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白花丹醌
- 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被引量:5
- 2018年
-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基于内在性和获得性的耐药机制,导致全球抗感染领域面临巨大挑战。目前,针对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尚无有效治疗方案,本文对其可选用的治疗药物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张驰凌保东
-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感染治疗
- 鲍曼不动杆菌8种RND外排泵介导替加环素耐药表型的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中8种RND外排泵基因的分布与替加环素耐药表型间的关系。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PCR扩增8种外排泵及调控基因。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耐药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利用5种外排泵抑制判定外排泵表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排泵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替加环素耐药菌8株,对18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其中6株为广泛耐药菌;3种外排泵抑制剂CCCP、PAβN及维拉帕米的表型阳性率分别为50%、37.5%和12.5%。耐替加环素菌株除ACICU_02904和ACICU_03412基因外均为阳性;替加环素敏感菌中外排泵(ade ABC-ade RS、ade FGH-ade L和ade IJK-ade N)基因检测率为38.4%,新近发现外排泵(ACICU_00143、ACICU_03066和ACICU_03646)基因检测率为50.9%,然而,ACICU_02904和ACICU_03412基因检出率为0.9%。在转录水平上,替加环素耐药组的ade B相对表达量是敏感组的23.5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中ade B相对表达量伴随菌株对替加环素MIC值增加而升高,主动外排泵表达活性增加是替加环素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
- 张驰杨羚凌保东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外排泵耐药机制
- 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耐药机制与中药单体对替加环素耐药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中8种RND外排泵基因的分布与表达同替加环素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比较5种中药单体对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替加环素与中药单体联合用药...
- 张驰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外排泵白花丹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