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天门冬氨酸氨...
  • 3篇门冬氨酸
  • 3篇门冬氨酸氨基...
  • 3篇精浆
  • 3篇氨基转移酶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活性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HS-CRP
  • 1篇带菌
  • 1篇带菌率
  • 1篇蛋白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法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假性血...
  • 1篇血友病

机构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彭明
  • 5篇顾向明
  • 3篇梁有娣
  • 1篇胡嘉华
  • 1篇方玲
  • 1篇梁有弟
  • 1篇马兰

传媒

  • 5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两种方法检测降钙素原的正确度性能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正确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连续检测10d,每天取不同浓度的6~7份临床血清样本,其中高值18份,中值22份,低值28份,共计68份样本分别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品的免疫荧光层析法仪器与配套试剂(实验方法)和罗氏公司的电化学发光法仪器与配套试剂(比较方法)定量检测PCT,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偏倚和相关性,评估两种方法的可比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配对t检验,t=0.479,单侧t0.05(67)=1.668,故P〉0.05;直线回归检测,相关系数0.992,P〈0.05,回归方程:y=0.960X+0.257,检测结果具较好一致性,PCT医学决定水平0.5ng/mL和2.0ng/mL处的总符合率为97.06%。结论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结果具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的基本要求。
顾向明胡嘉华方玲彭明
关键词:降钙素原电化学发光法
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程度与hs-CRP、D-D与TC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症和hs-CRP、D-D与TC之间的联系,为糖尿病的早期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180例分成三组,每组60例,其中A组患者均患有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糖尿病;B组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并出现尿微量蛋白;C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另取无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D组)。检测四组患者血液中hs-CRP、D-D、TC的浓度。结果与D组比较,A、B及C组hs-CRP、D-D及TC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比较,A及B组hs-CRP、D-D及TC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D-D、TC的浓度均是随着合并血管病变程度的增大而升高。
梁玉金何广元彭明梁有娣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并发症HS-CRPTC
免疫层析法检测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状况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免疫层析法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感染情况,为预防GB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晚孕及临产孕妇1 725例采集宫颈和肛周拭子及时送检并检测,按不同年龄进行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725例孕妇中GBS感染阳性99例(5.74%)、年龄(27.82±4.56)岁,GBS感染阴性1 626例、年龄(27.93±4.42)岁,GBS感染阴阳性孕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725例中30岁以下组1 170例的带菌率为5.64%,30岁及以上组555例的带菌率为5.9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05)。晚孕1 255例,GBS带菌率6.37%;临产473例,GBS带菌率4.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P>0.05)。结论不同年龄、晚孕期和临产孕妇GBS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层析法检测GBS感染不失为一快速、简便、易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检测方法。
顾向明马兰彭明
关键词:B族链球菌孕妇带菌率免疫层析法
不同保存温度对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温度对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0份精浆样本分别保存在室温、4、-20、-80℃等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于第1、2、3、5、7、9天测定精浆AST,观察其活性和稳定性的变化。结果在-20℃和-80℃温度条件下精浆AST活性的天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温度条件下精浆AST活性的天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但精浆AST活性从第5天开始呈上升趋势;在室温条件下精浆AST活性从第3天开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天开始呈下降趋势。结论在-20℃和-80℃温度条件下精浆AST的活性比较稳定。
彭明顾向明
关键词: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温度活性稳定性
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检测及方法学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评价。方法根据检测血清AST活性的方法建立检测精浆AST活性的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5-A和EP6-A文件,观察其精密度、线性检测范围及不同技术人员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以评价方法的可接受性。结果低水平样本批内变异系数(CV)为1.93%,批间CV为2.77%,天间CV为3.45%,总CV为4.84%;高水平样本批内CV为0.48%,批间CV为0.53%,天间CV为0.53%,总CV为0.89%。线性检测范围达1 652 U/L。2位技术人员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结论通过血清AST检测方法可以建立可接受的精浆AST活性检测方法。
彭明顾向明
关键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精浆
原发性男性不育症122例精液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及精液质量状况。方法于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男性不育症患者122例,统一使用SQIAS-2000彩色精液图文分析系统(武汉千屏影像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的精液量<2m(L占8.20%),其余112例患者的精液量在2~5m(L占91.80%);46例精液液化时间<40mi(n占37.70%),73例精液液化时间在40~60mi(n占59.84%),其余3例精液液化时间>120mi(n占2.46%);11例精液pH值<7.2(占9.02%),87例精液pH值7.2~8.0(占71.31%),其余24例精液pH值>8.0(占19.67%);46例精子密度<2000万/m(L占37.70%),52例精子密度2000~6000万/m(L占42.63%),其余24例精子密度>6000万/m(L占19.67%);118例精子活力<25%(占96.72%),其余4例精子活力>25%(占3.28%);59例白细胞值<0~1/HP(F占48.36%),40例白细胞值2~4/HP(F占32.79%),其余23例白细胞值>5/HP(F占18.85%)。结论 122例患者中精子存在质量问题的有118例,研究结果显示下降的精子质量是形成原发性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因素。
梁有娣彭明
关键词:男性不育症精液
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线粒体同工酶检测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的活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相关性。方法 122例精液标本,分别检测精浆AST和m-AST活性,用低渗肿胀-伊红Y结合试验(HOS-EY)检测精子头-尾膜完整性,用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检测精子线粒体SDH,同时分析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相关性。结果精浆AST与m-AST的活性分别为(238±125)U/L和(147±79)U/L,两者呈明显正相关性(r=0.740,P=0.000)。AST和m-AST活性均与(Ⅰ+Ⅱ+Ⅲ)型精子呈明显正相关性(r=0.443,P=0.013;r=0.691,P=0.000)。AST和m-AST活性均与Ⅳ型精子呈明显负相关性(r=-0.439,P=0.013;r=-0.689,P=0.000)。AST活性与精子SDH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r=-0.187,P=0.313),而m-AST活性与精子SDH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性(r=-0.471,P=0.007)。结论精浆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具有相关性,而m-AST活性检测更适合评价精子膜受损程度以及精子线粒体受损状况。
彭明顾向明梁有娣
关键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精浆
hs-CRP、D-D、vWF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并发症早期监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关系,炎症是否参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D-二聚体(D-D)、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反映的则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从而,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的早期监测,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分成3组,每组10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DM1)、合并微血管病变并出现尿微量蛋白组(DM2)、糖尿病无并发症组(DM3)。另取无糖尿病患者100例为正常对照组(NC)。分别检测血液中的hs-CRP、D-D、vWF浓度。结果与NC组比较DM1、DM2及DM3组hs-CRP、D-D及vWF的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M3组比较DM1及DM2组hs-CRP、D-D及vWF的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D-D、及vWF浓度均随合并血管病变程度的增大而升高。
梁玉金彭明梁有弟何广元
关键词:并发症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