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今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忻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课程
  • 2篇英语
  • 2篇英语专业
  • 2篇混合式
  • 2篇教学
  • 1篇学生满意度
  • 1篇隐喻
  • 1篇隐喻解读
  • 1篇语法分析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性
  • 1篇院校
  • 1篇人性
  • 1篇师院
  • 1篇视域
  • 1篇视阈
  • 1篇思政
  • 1篇自信
  • 1篇外语
  • 1篇文化

机构

  • 5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5篇王今
  • 1篇任金花
  • 1篇杨国华

传媒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电影新作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格雷马斯的叙述语法分析《追风筝的人》
2017年
通过运用格雷马斯的叙述语法分析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叙述结构,文章从新的解读视角探讨了小说中人性的背叛与救赎这个话题。文章依据行动元模式理论概括出六个行动元要素,组成三对相互关系,又按照符号矩阵理论抽象出四个符号学要素,蕴含六对人物关系。多层次的二元对立关系构建起立体的叙述结构,有助于对小说人性话题的把握和理解。
王今
关键词:格雷马斯人性
混合式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英语专业《英文报刊选读》课程为例被引量:28
2020年
混合式教学是课堂面授和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指依托于专业课进行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英语专业教育要想既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推动自身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发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有效途径。文章以《英文报刊选读》课程为例,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有显著提升,进一步印证了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今杨国华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满意度
课程思政视阈下外语类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新时代赋予外语专业新的使命,外语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实现外语专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在文化自信和课程思政存在逻辑互动关系的前提下,课程思政视域下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主要包括坚持课程思政,丰富外语课程教学资源;坚持以文化人,提升外语教师文化素养;坚持科学评价,增加文化性考核内容。
王今任金花
关键词:文化自信
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改革的热点问题。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包括前端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过程模型是:课程导入、课程学习及测试。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
王今赵新平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电影《小丑》的多模态隐喻解读被引量:3
2020年
影片《小丑》采用多模态隐喻式叙事手法,语言性模态隐喻、非语言性模态隐喻以及文化隐喻的动态流动和相互阐释不仅带来震撼人心的视听觉体验,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而且整体提升了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该影片构筑的关于社会和人性的故事能够让观众对当前社会和自我进行重新审视。
王今潘磊
关键词:文化隐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