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巍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玉门油田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裂缝性...
  • 1篇营尔凹陷
  • 1篇油藏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盆地
  • 1篇驱替
  • 1篇周期注水
  • 1篇注水
  • 1篇裂缝性
  • 1篇裂缝性油藏
  • 1篇酒泉盆地
  • 1篇孔隙
  • 1篇孔隙演化
  • 1篇凹陷
  • 1篇成岩作用
  • 1篇储层
  • 1篇储层成岩
  • 1篇储层成岩作用

机构

  • 2篇玉门油田

作者

  • 2篇刘国利
  • 2篇杨天瑜
  • 2篇王巍
  • 1篇李淑琴
  • 1篇杨军
  • 1篇任利剑
  • 1篇党瑞明
  • 1篇李景

传媒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岩心、薄片的观察,结合X衍射和电镜扫描等分析手段,对营尔凹陷下沟组(K1x)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K1x经历了3个成岩阶段,早成岩B亚段、中成岩A亚段、中成岩B亚段;在成岩过程中,对孔隙形成及演化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压实作用具有两面性,机械压实使原生孔隙减少,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而局部区域的异常压实则保护原生孔隙不被交代;胶结作用中胶结物主要以方解石和白云石沉淀为主,晚期存在石英加大现象,导致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中酸性流体溶解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从而形成大量次生孔隙,改善储集性能。
任利剑刘国利李淑琴杨天瑜杨军王巍
关键词:成岩作用孔隙演化营尔凹陷酒泉盆地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周期注水合理工作制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周期注水是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稳油控水的有效方法。从微观渗吸角度分析了渗吸速度、平衡时间对周期注水开发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周期注水强化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油的主要机理。采用典型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采油速度、注水速度、注水半周期条件下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采油速度2%、注采比为1、注水半周期为60d时能够较为充分地发挥毛管力的渗吸作用和注入水驱动力的驱替作用,提高基质原油动用程度。通过在某油田的实践应用表明,合理的周期注水方式能够改善油田开发的技术经济效果。
杨天瑜杨元明刘国利党瑞明李景王巍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周期注水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