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前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应用
  • 1篇有理函数模型
  • 1篇正射影像
  • 1篇天线
  • 1篇卫星
  • 1篇卫星天线
  • 1篇孔径雷达
  • 1篇雷达
  • 1篇航天
  • 1篇合成孔径
  • 1篇合成孔径雷达
  • 1篇PPP
  • 1篇RFM模型
  • 1篇X模型
  • 1篇IGS
  • 1篇MGE

机构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国土勘测...

作者

  • 2篇程前
  • 1篇李玉
  • 1篇汪韬阳
  • 1篇徐宗秋
  • 1篇唐龙江
  • 1篇于航
  • 1篇匡野

传媒

  • 1篇航天返回与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BDS卫星天线相位偏差对PPP法估计ZTD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详细分析不同的BDS卫星的天线相位偏差模型差异性及其对ZTD估计的影响,分别采用MGEX模型和ESA模型改正天线相位偏差,利用PPP法处理8个MGEX站观测数据估计ZTD.以PPP法获得的GPS ZTD为参考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现有天线相位偏差改正模型能提高BDS ZTD估计精度;与MGEX模型相比,ESA模型能更有效的减小系统偏差,提高内、外符合精度;固定测站坐标能显著减小ZTD估值的系统偏差,提高外符合精度.因此,推荐采用ESA模型改正BDS卫星天线相位偏差.
徐宗秋于航向琦穆华永程前匡野唐龙江
关键词:PPP
基于RFM模型的叠掩区域定位方法被引量:1
2019年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侧视成像,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的影像会发生叠掩现象,导致SAR 影像信息丢失,通常采用叠掩补偿解决上述问题。而当前叠掩区域定位方法受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精度、相干斑噪声等因素影响,且计算复杂,难以满足快速处理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于基于有理函数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的叠掩区域定位方法,首先将DEM 重采样到与SAR 正射影像相同分辨率;随后计算DEM 像元对应的影像坐标;接着统计像方单个像元对应物方单元的个数,大于2 时判定为叠掩区域;最后对生成的掩膜进行编辑,生成最终掩膜。并通过中国“高分三号”卫星SAR 的全极化条带1(full polarized strip 1)QPSI模式获取的两景影像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受DEM 影响相对较小,升降轨叠掩试验中补偿率达到99.01%,方法可靠、可行,为SAR 技术在航天遥感应用中提供技术保障。
程前王华斌汪韬阳汪韬阳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有理函数模型正射影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