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鹏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紫外双波长-pH转换法同时测定混合物中的丙酮酸和乳酸
- 2014年
-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试混合物中乳酸与丙酮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方法。在碱性环境下,利用双波长法,测定混合物中的丙酮酸,线性回归方程C=6.75×10-3+0.626A,线性范围为0.0505~0.505μg/mL;在酸性条件下,利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的乳酸,线性回归方程C=1.547+51.76A,线性范围为1.22~244μg/mL。采用本法测量工业样品,其结果与液相色谱法得到的数据基本吻合,但本法实验步骤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且容易实现工艺过程的在线检测。
- 胡兴鹏周华李文清欧仕益晏日安
- 关键词:丙酮酸乳酸双波长
- 大蒜素和有机溶剂对蒜氨酸酶活性及大蒜油组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大蒜油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调味功能。本文以化学合成的蒜氨酸为原料在蒜酶的催化下制备大蒜油,研究中间产物大蒜素、萃取溶剂对蒜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溶剂对大蒜油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蒜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蒜酶的活性,但不会导致蒜酶的完全失活;有机溶剂对蒜酶的影响比较复杂,其中氯仿、二氯甲烷使蒜酶活性完全丧失,而正己烷、正戊烷对蒜酶的活性影响则不明显。采用气质联用、核磁共振二维谱表征了不同溶剂下大蒜油的组成。用氯仿、正己烷等非极性溶剂萃取大蒜素,得到的大蒜油以3-乙烯基-1,2-二硫环己-4-烯(4X)和3-乙烯基-1,2-二硫环己-5-烯(5X)为主;而用乙酸等质子溶剂萃取,则大蒜油成分以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为主。
- 李文清周华胡兴鹏晏日安黄雪松欧仕益邱瑞霞
- 关键词:大蒜油蒜氨酸蒜氨酸酶大蒜素
- 大蒜素水溶液稳定性及分解产物组成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大蒜素水溶液的稳定性对大蒜制品的加工极其重要。作者研究了体系温度、浓度、p H值对大蒜素水溶液稳定性以及分解产物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温度或浓度越高,大蒜素水溶液的稳定性越低;温度相对较低或大蒜素浓度较高时,大蒜素的分解产物越趋向于以3-乙烯基-1,2-二硫环己-4-烯和3-乙烯基-1,2-二硫环己-5-烯为主的环状物;反之,产物以二烯丙基二硫醚等直链化合物为主。溶液的酸性越强,大蒜素越稳定。采用氢谱表征了大蒜素与氘代乙酸的氢键作用,采用理论计算,发现大蒜素在酸性溶液中发生质子化后,O(13)与H(5)的键长变长,分子的能量降低,初步揭示大蒜素在酸性溶剂中稳定性更高的原因。
- 李文清周华胡兴鹏晏日安欧仕益黄雪松
- 关键词:大蒜素水溶液稳定性
- 蒜氨酸的热分解及其机理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为明确蒜氨酸在水溶液中的热稳定性,研究了蒜氨酸水溶液的热分解动力学过程,拟合得到动力学参数:活化能为80.5 kJ/mol,指前因子为1.27×10~7。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检测蒜氨酸水溶液在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的热分解产物,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二烯丙基二硫醚的含量由91.59%持续降低至53.62%,而二烯丙基三硫醚的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二烯丙基四硫醚的含量始终呈增加趋势,说明高温可促进硫醚类化合物的断裂和重排。采用质谱和2,4-二硝基苯肼法分析液相产物,证实产物中含有S-烯丙基-L-半胱氨酸钠盐和丙酮酸。采用B3LYP方法,在3-21+G(d,p)基组条件下,优化反应物与产物的结构,对蒜氨酸的分解过渡态进行理论计算,结合蒜氨酸的分解动力学以及热分解产物分析后初步推断出:蒜氨酸分解过程中会形成一个五元环的过渡中间体,而后发生Cope消除生成次硫酸与丙酮酸,次硫酸进一步反应,形成二烯丙基二硫醚与二烯丙基三硫醚等一系列产物。
- 胡兴鹏周华杜阳敏欧仕益晏日安
- 关键词:蒜氨酸动力学大蒜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