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新疆1999-2009年水足迹计算与分析被引量:48
- 2013年
- 利用统计资料,结合水足迹模型和区域水足迹评价方法,对新疆1999-2009年的水足迹及相关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新疆1999-2004年总水足迹呈上升趋势,2004-2009年略有下降趋势。水资源集约利用度呈增长趋势,说明新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2)新疆居民对粮食、肉类等虚拟水含量较大的农产品需求较大,适当减少虚拟水含量较高的产品消费,提倡虚拟水含量较低的产品消费,可减少虚拟水量的消耗;(3)新疆在虚拟水贸易中是水资源输出地,且输出量在不断增大,给新疆本地的水资源利用带来巨大的压力;(4)新疆水资源压力逐年增加,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不能局限于本地实体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可通过虚拟水贸易从水源丰富地区购买高耗水的本地发展所需的相关消费品,实现水资源总体可持续利用。改变消费模式,调整虚拟水战略结构成为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的一种可能途径,由于数据限制,水足迹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但是一种可用于探讨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 韩舒师庆东于洋张履冰
- 关键词:水足迹虚拟水虚拟水贸易
- ArcGIS水文分析模块在干旱区煤田灭火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干旱区煤田灭火区生态修复中普遍存在水保措施目的性不强缺乏依据的问题,利用ArcGIS水文组件提取研究区的高程结合降水量数据对灭火区的产汇流情况进行模拟,将研究区划分为六个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分析其差异性得出:Ⅴ、Ⅵ区汇流累积量较大,形成较分散径流较明显的沟渠,而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平均的回流累计栅格数虽小,但径流密度大,径流间距较小,易产生大面积集中的表层土壤侵蚀。针对区域不同的水文情况,得出有区别的水保措施建议。
- 马勤学李红旭于洋师庆东
- 关键词:生态修复ARCGIS干旱区
- 新疆煤田灭火区植被恢复无土基质配比试验研究——以乌鲁木齐松树头煤矿为例
- 2013年
- 以乌鲁木齐松树头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无土基质配比方法,针对研究区土壤特点,选取选用粘合剂(A)、保水剂(B)、复合肥(C)和秸秆(D)为试验因素,进行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极差、方差分析影响。结果表明,粘合剂对植物高度、盖度均有显著影响,复合肥对植物盖度有极显著影响,同时也是生物量指标的主要影响因子。各因素主次顺序为C(复合肥)>B(保水剂)>A(粘合剂)>D(秸秆)。基质最优配比方案为A2B1C1D1,即当粘合剂用量为16 g/m2,保水剂为5 g/m2,复合肥为30 g/m2,秸秆为90g/m2时,可获得最佳的植被恢复效果。
- 于洋郭树芳师庆东蔡忠勇魏军陈龙
- 关键词:无土基质植被恢复干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