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德龙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痛
  • 1篇胸痛患者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预后
  • 1篇破伤风患者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破伤风
  • 1篇综合征
  • 1篇咪达唑仑
  • 1篇可溶性
  • 1篇急性冠脉
  • 1篇急性冠脉综合...
  • 1篇急诊
  • 1篇急诊胸痛
  • 1篇急诊胸痛患者
  • 1篇冠脉
  • 1篇冠脉综合征

机构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吴德龙
  • 1篇李旭忠
  • 1篇许香香
  • 1篇林凤琴
  • 1篇姜龙

传媒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对急诊胸痛患者短期预后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I)对急诊胸痛患者的短期预后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东台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1例],非ACS组74例。检测患者急性胸痛24 h内血浆sST2、hs-cTnI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ST2、hs-cTnI水平与患者30 d随访期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入院24 h,ACS组患者血清sST2、hs-cTnI均明显高于非ACS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T2、hs-cTnI、体质量指数(BMI)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T2、TIMI评分均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hs-cTnI比较,sST2评估急性胸痛患者短期预后的灵敏度更高,可单独作为早期评估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的指标。
许俊华林凤芹吴德龙梁春波
关键词: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在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中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破伤风患者7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与咪达唑仑组,各36例,给予右美托咪啶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μg/kg持续时间为10 min,之后以0.3~0.6μg/kg进行维持,咪达唑仑组静脉泵入咪达唑仑0.05 mg/kg,持续时间为1 min,之后以0.02~0.1/kg·h进行维持。监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2 h后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和心率(HR)深用Ramas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R、RR、MAP水平明显降低而SpO_2明显上升且右美托咪啶组HR、RR、及SpO_2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4 h、8 h、12 h时Ramasy评分在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咪达唑仑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重症破伤风患者心动过速、心率增快、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李旭忠吴德龙姜龙林凤琴许香香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咪达唑仑重症破伤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