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
- 作品数:38 被引量:26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毫火针扬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30例被引量:2
- 2023年
-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1-2]。中风后SH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避免造成肩手关节与肌肉功能的不可逆损伤[3]。笔者采用毫火针扬刺法治疗中风后SHSⅠ期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 王颖茅伟张利达李成龙张国庆张国庆吴海洋韩为
- 关键词:中风扬刺法
- 不同频次针刺对恢复期贝尔氏面瘫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观察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ell’s palsy, B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92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和针刺治疗,A组每次针刺1次,B组隔日针刺1次。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级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 FDI)量表各项评分[躯体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 FDIp)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评分]的变化情况,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及FDIp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FDIs评分均显著下降,H-B面神经功能评级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H-B面神经功能评级及FDI量表各项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及FDI量表各项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能有效改善恢复期B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每日针刺1次较隔日针刺1次疗效显著。
- 茅伟李成龙张国庆张君宇吴海洋张利达韩为王颖
- 关键词:针刺疗法面神经麻痹
- 基于CD-MOF的干粉吸入剂新载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Cyclodextrin-Metal Organic Framework,CD-MOF,本文特指γ-CD-MOF)是以环糊精为有机配体,以碱金属离子为中心形成的绿色可再生有机骨架型材料,具有多孔性结构...
- 张国庆
- 关键词:布地奈德
- 文献传递
-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西药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5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口服氨氯地平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和颈动脉IMT变化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降低,颈动脉IMT降低(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西药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血压及颈动脉IMT,且对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预防效果。
- 张利达韩为张国庆张玲张君宇舒云峰张笑颜
-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缺血性脑卒中
- 针刺预处理对卒中早期预警研究
-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观察TIA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量表评估,客观评价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预防脑卒中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和西药组(35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
- 韩为张玲朱玲玲张国庆
- 关键词:预处理中风先兆治未病
- 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诱导剂组,每组20只。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CIRI大鼠模型。造模前,电针组予“百会”“风府”“大椎”电针刺激,每天20 min,连续7 d;抑制剂组腹腔注射铁抑素-1;诱导剂组于电针治疗7 d后腹腔注射埃拉斯汀。各组干预结束2 d后造模。采用改良Zea 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评估脑梗死面积并计算梗死面积百分比;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生化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亚铁离子(Fe^(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血清活性氧(ROS)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区海马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酯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转铁蛋白受体(TFRC)、15-脂氧合酶(15-LOX)、环氧化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脑组织MDA和Fe^(2+)含量、血清ROS含量、海马组织ACSL4、TFRC、15-LOX、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脑组织GSH含量、海马组织GPX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脑组织中线粒体显著损伤(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脑组织MDA和Fe^(2+)含量、血清ROS含量、海马组织ACSL4、TFRC、15-LOX、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脑组织GSH含量、海马组织GPX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脑组织线粒体损伤程度减轻(P<0.05,P<0.01);与电针组比较,诱导剂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脑组织MDA和Fe^(2+)含量、血清ROS含量、海马组织ACSL4、TFRC�
- 吴晓晴王颖韩为张利达张君宇张国庆童婷婷李奎武
- 关键词:电针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
-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求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西药(叶酸、维生素B12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索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警和干预方案。方法:纳入6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Hcy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病科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_(12))、阿托伐他汀钙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干预手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Hcy、血脂水平和CIMT、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Hcy以及CIMT、PSV、EDV、RI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干预后血清TC、Hcy水平及CIMT、PSV、EDV、RI降低(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西药能降低高Hcy血症患者血清Hcy、血脂及CIMT、PSV、EDV、RI,对缺血性卒中高危患者具有早期预警和干预效果。
- 徐志新韩为张利达张君宇张国庆张玲罗佛赐
- 关键词:通督调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脑血流动力学缺血性脑卒中
- 针刺预处理对卒中早期预警的研究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评价通督调神针刺预处理预防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和西药组(35例)。针刺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每周针刺6次,休息1天再继续针刺,21天为一疗程;西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片)口服,每晚1次,一次100mg,21天为一疗程。两组疗程间隔均为3天,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行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观察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峰流速(mean flow velocity,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采用中风先兆疗效评定标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①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时以MCA血流加速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作时以BA血流加速为主,两组治疗都能使责任血管血流速度减慢,针刺组[(60.54±11.76)cm/s、(36.17±8.65)cm/s]优于西药组[(72.34±9.15)cm/s、(65.23±8.99)cm/s](P<0.05)。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组[96.77%(30/31)、6.45%(2/31)]优于西药组[75.76%(25/33)、45.46%(15/33)](均P<0.05)。③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段复发情况、两组脑梗死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治疗TIA较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疗效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了脑血流动力学所致。
- 俞年塘韩为张玲朱玲玲王清伟张国庆刘白云
- 关键词:脑卒中中风先兆预处理针刺阿司匹林
- 基于ASL和PWI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40
- 2018年
- 目的:通过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技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与西药对缺血性脑卒中(CIS)高危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小卒中(MIS)患者随机分成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每组60例。针刺1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穴取百会、风府、哑门、大椎、身柱、至阳、命门、腰阳关、颈夹脊,每天针刺1次;针刺2组取穴同针刺1组,隔天针刺1次;药物组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早中晚各1片。3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ASL、PWI(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ASL正常灌注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均P<0.01),针刺1组正常灌注例数多于针刺2组(P<0.05),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rCBV、rCB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rMTT、rTT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刺1组治疗后rCBV、rCBF高于针刺2组,rMTT、rTTP低于针刺2组(均P<0.05);针刺1组与药物组相比,治疗后PWI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3%(53/60)、73.3%(44/60)与90.0%(54/60),针刺1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2组(P<0.05),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能有效改善CIS高危患者脑血流低灌注情况,降低严重CIS的发病率,且针刺每天1次优于隔天1次。
- 陈四芳韩为孙善斌张国庆张玲
- 关键词:磁共振灌注成像脑血流
- 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评价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诊断颈性眩晕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临床诊断颈性眩晕病人,选取同期62例没有眩晕且来该院诊治病人,均行颈部血管CDFI、CTA检查,分析两组间椎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情况。评价椎动脉影像学特点与颈性眩晕的关系。结果CDFI及CTA显示,颈性眩晕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减低且椎动脉狭窄、变异例数显著多于非颈性眩晕组(40例比5例,P<0.05),也显著多于同组PSV减低且椎动脉迂曲、正常病人例数(40例比10例,P<0.05)。结论应用颈部血管CDFI联合CTA,从椎动脉血管形态学到血流动力学综合评价,对临床颈性眩晕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 徐静孙道东张国庆
- 关键词:眩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椎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