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冬平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动
  • 2篇电动汽车
  • 2篇汽车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模型
  • 1篇电动汽车电池
  • 1篇汽车电池
  • 1篇子空间
  • 1篇协同控制
  • 1篇模型辨识
  • 1篇控制研究
  • 1篇分布式电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网北京市电...

作者

  • 2篇王丽芳
  • 2篇廖承林
  • 2篇徐冬平
  • 1篇杨冰
  • 1篇李勇
  • 1篇董凤宇
  • 1篇王立业
  • 1篇吉莉

传媒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子空间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池模型辨识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型的观测和辨识是电动汽车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基于电池的电路模型,从利于辨识的角度,建立了状态空间形式的电池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子空间技术的模型辨识算法。在不同阶次、脉宽和幅值下,采用逆M序列对电池模型辨识效果进行了验证和比较,最终提出了最优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参数辨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普遍的适用性,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池。
李勇王丽芳王丽芳廖承林王立业
关键词:电池模型子空间模型辨识
电动汽车与分布式电源协同有序控制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控制的有序充电控制架构,能够与传统电网控制架构融合的基础上,实现配电网范围内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的协同有序控制。协同控制系统分为两层:配电网控制系统和站级控制系统。配电网控制系统以配电变压器处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以电动汽车总充电能量需求,充电功率为约束进行有序调度,并把调度计划上传给电网调度中心,以安排发电机出力;站级系统以实际充电曲线与调度指令误差最小为目标,以单台电动汽车和换电电池的充电电量需求为约束,进行实时有序充电控制。以北京市某地区实际数据为例,验证了协同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杨冰王丽芳廖承林吉莉徐冬平董凤宇
关键词: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