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爽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质公园
  • 1篇英文
  • 1篇晚更新世
  • 1篇化石
  • 1篇更新世

机构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江苏省国土资...

作者

  • 2篇邹松梅
  • 2篇祖益康
  • 2篇李爽
  • 2篇时飞
  • 1篇蒋仁
  • 1篇彭博
  • 1篇钱迈平
  • 1篇孙磊
  • 1篇于俊杰
  • 1篇曾剑威
  • 1篇孙爱莲
  • 1篇周卫东

传媒

  • 2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江苏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化石的发现(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江苏省泗洪县石集乡毛山村在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期间,在上更新统塔兰托阶戚嘴组上部棕黄、棕红色粉砂质亚黏土夹浅灰绿色粉砂层中发掘出一体形巨大、保存较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 Qi,1999)骨架化石。虽然中国许多地方的第四纪地层都发现了古菱齿象化石,但多为零散的牙齿和残破的骨骼。此次出土的标本显示,其巨大的门齿说明该象为雄性,第3臼齿磨损程度反映其死亡年龄约50岁,从其股骨长度推测,可能肩高超过4 m,体重超过10 t。对比世界各地已发现的古菱齿象化石,可见在冰期—间冰期反复交替的更新世,古菱齿象为寻找适合的生存环境不断迁徙。冰期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浅海大多暴露成为陆地,它们迁徙扩散,追寻合适的生境;间冰期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大陆架完全淹没成为浅海,它们被分隔在不同的大陆和岛屿,为适应不同的生境,各自独立演化。如此反复的迁徙扩散—隔离—再迁徙融合—再隔离的交替循环,导致古菱齿象种群的多样化分异。在食物资源丰富、活动空间广阔、掠食动物横行的大陆,它们体形趋向巨大化,如非洲的瑞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recki),欧洲的古老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antiquus),南亚的纳玛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及中国的淮河古菱齿象;在食物资源和活动空间都很受限制,掠食动物威胁相对较弱的岛屿,它们的体形趋向侏儒化,如地中海岛屿的法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falconeri),马耳他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melitensis),莫奈德里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mnaidriensis),塞浦路斯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cypriotes),哈尼亚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chaniensis),蒂洛斯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tiliensis)及日本的诺氏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由此演化出的物种体形大小差异很大,包含了长鼻目(Proboscidea)最大和最小的个
钱迈平邹松梅李爽蒋仁孙爱莲祖益康时飞于俊杰彭博曾剑威
关键词:晚更新世
建立江苏泗洪双沟地质公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在实地考察和系统收集以往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泗洪双沟地区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地层层型剖面、古生物和水体景观3个大类。叙述了下草湾组层型剖面等剖面,对下草湾中新世脊椎动物群进行了归纳统计,计有脊椎动物化石5纲19目43科98种,其中的长臂猿类双沟醉猿、森林古猿类江淮宽齿猿是我国特有的。经对比分析,属于国家级地质遗迹有3类5处,省级地质遗迹有2类2处。论述这些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与科普价值,同时对审美学价值、旅游与社会经济价值、开发建设条件进行评价。泗洪双沟地区具备建设地质公园的条件。
邹松梅李爽祖益康时飞孙磊周卫东
关键词:地质公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