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然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断层
  • 3篇地震
  • 3篇基岩
  • 3篇光释光
  • 2篇地层
  • 2篇断层活动
  • 2篇正断层
  • 2篇砂土
  • 2篇砂土液化
  • 2篇生长地层
  • 2篇北天山
  • 2篇背斜
  • 2篇背斜带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裂缝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地质灾害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地震反射剖面
  • 1篇地质

机构

  • 8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核工业航测遥...

作者

  • 8篇王浩然
  • 7篇陈杰
  • 4篇李跃华
  • 3篇姚远
  • 3篇杨会丽
  • 3篇刘进峰
  • 3篇尹金辉
  • 3篇覃金堂
  • 3篇罗明
  • 3篇付博
  • 2篇李涛
  • 1篇孙建宝
  • 1篇李涛
  • 1篇陈建波
  • 1篇房立华
  • 1篇李涛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W6.6地震发震构造与地表破裂被引量:29
2016年
新疆阿克陶MW6.6地震发生在帕米尔构造结北部木吉断陷盆地西端附近,是公格尔拉张系自1895年塔什库尔干7级地震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对于此次地震的研究,不仅对理解帕米尔高原内部现今构造变形、应力状态及动力学过程等非常重要,也将为该区的未来强震趋势预测提供依据。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初步的野外考察、In SAR数据分析以及主余震重新定位结果表明,阿克陶MW6.6地震破裂走向107°、倾角76°,发震断层是公格尔拉张系最北段的全新世活动转换断层——NWW走向的木吉右旋走滑断裂。该地震破裂长度超过77km,可能包括了至少2次破裂子事件。沿木吉断裂在2处(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中以东2.4km及其以东约32.6km附近)发现了数十米长、走向95°~110°、小规模右旋张扭地表破裂带,走滑量10~20cm。这一结果与张勇等在震后2h给出的震源破裂过程一致。重新定位的主震位于木吉断裂上,震源深度约9.3km。绝大多数余震主要分布在木吉断裂南侧1走向NWW、长逾85km、宽〈8km、深5~13km的条带内。余震带的北边界上陡下缓,很好地限定了木吉断裂的铲形深部几何结构。这次地震的发生表明帕米尔高原内部上地壳变形仍以近EW向拉张为主。
陈杰李涛孙建宝房立华姚远李跃华王浩然付博
关键词:地表破裂INSAR余震
利用基岩正断层面残余光释光-深度剖面重建断层活动历史
罗明陈杰覃金堂尹金辉王浩然杨会丽刘进峰张博譞
高原季节性冻土区砂土液化探讨——以阿克陶MS6.7地震为例
2019年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县木吉乡发生MS6.7地震,发震构造为公格尔山拉张系北端的木吉断裂,断裂总长度超过100 km,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一定的拉张分量。文章在对震区进行了初步的地震地质灾害调查,总结砂土液化和地裂缝在高原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分布及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发现:1)在研究区Ⅰ维日麻村的砂土液化主要沿原有泉眼或沿地裂缝发育,沿泉眼形成的砂土液化其喷砂锥的覆盖面积达36.1 m2,占总液化面积的60%,研究区Ⅱ布拉克村的砂土液化则主要是沿草甸的根系喷出,在地表形成大面积的最新涌水结冻特征;2)对研究区Ⅱ布拉克村地裂缝的深度进行统计,反演出区域冻土层厚度,结合探槽揭露的地层剖面,推断冻土层发生大面积地裂缝是因为地震引起冻土层下部融土层发生砂土液化导致土层变形失稳,从而使冻土层发生形变产生一系列规律性的地裂缝。
姚远陈杰陈杰李涛付博王浩然
关键词:砂土液化地裂缝冻土
北天山前陆盆地前缘西湖背斜带第四纪褶皱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西湖背斜带属于北天山前陆盆地最前缘的第四排活动褶皱-逆断裂带,前人对西湖背斜带的第四纪活动尚无系统研究。文中对5条横穿背斜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解译,结合地表地质地貌的发育特征,对褶皱类型、生长机制、褶皱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变形量等进行了研究。西湖背斜的EW向变形长度>47km,其中隐伏区的变形长度>14km,地表出露区的最大变形宽度约为8.5km。西湖背斜内部连续发育一系列次级断层,在其北部发育一个变形幅度较小的背斜(西湖北背斜)。西湖背斜是以翼旋转方式变形的滑脱褶皱,其缩短量在地形高点附近约为(1070±70)m,向W递减至(130±30)m,向E快速递减至(650±70)m;因外部物质涌入或内部物质流出导致其盈余面积为-0.34~0.56km^2。通过横穿西湖北背斜的2条地震反射剖面(剖面A、B)计算其平均缩短量为(60±10)m、(130±40)m,由外部物质流入导致的盈余面积为0.5km^2、0.74km^2。地震反射剖面在背斜两翼均发育生长地层,生长地层的起始位置在背斜地表出露区的东段位于地下1.9~2.0km处,在背斜西端隐伏区位于地下3.7km处。地震反射剖面成像结果(剖面D、E)显示,在地下3.3km处可见上覆地层超覆在西湖背斜之上,而上覆地层基本未发生变形,表明该段背斜已不再活动。
王浩然陈杰陈杰李涛李涛
关键词:北天山地震反射剖面生长地层
利用基岩正断层面残余光释光-深度剖面重建断层活动历史
基岩正断层面有可能连续且完整地记录了该断层的滑动方式及历史。目前利用基岩正断层面研究断层活动历史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1)利用微观粗糙度、陆基Lidar、点蚀深度、图像分析、Schmidt锤以及稀土元素分析等技术定性识别...
罗明陈杰覃金堂尹金辉王浩然杨会丽刘进峰张博譞
关键词:光释光宇宙成因核素正断层断层面断层活动
文献传递
狼山断裂基岩面光释光测年与断层活动研究
基岩断层崖与特定的断层活动相联系,能不间断地记录多次地震,且抗侵蚀,故它是古地震最佳的研究对象之一,但目前古地震研究基本集中于地貌和沉积物,很少会去研究基岩断层面,主要由于对于基岩缺乏简单有效的定年手段。因此寻找一种精确...
罗明陈杰刘进峰覃金堂尹金辉王浩然杨会丽张博譞
关键词:基岩暴露年龄光释光测年断层活动
北天山前陆盆地前缘西湖背斜带第四纪构造变形
西湖背斜带位于北天山独山子背斜以北的前陆盆地最前缘,前人对北天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三排活动褶皱-逆断裂带,对第四排西湖背斜带尚无系统的研究。本文收集了5条横穿背斜带的地震反射剖面(由东而西编号分别为A、B、C、D、E...
王浩然
关键词:北天山第四纪生长地层滑脱面河流阶地
文献传递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W6.6地震宏观震中与地质灾害被引量:4
2018年
对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W6.6地震灾区进行了初步的地震地质灾害实地考察,结合震区高海拔、高寒山区的特点,震源机制解数据,总结了砂土液化、地裂缝、崩塌、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特征。本次地震存在2个宏观震中,即维日麻村和布拉克村,2处均发育大量的同震地质灾害。砂土液化主要分布在在喀拉阿特河南岸,面积达1 000m2,由于冻土层下部融层发生液化,液化物质沿已有泉眼、地裂缝喷出,其中60%的砂土液化为泉眼复发形成,根据探槽揭露的地层确定砂土液化发生在地下1.8m的灰绿色粉砂质黏土、粉砂层。本次地震地裂缝以脆性破坏为主,下部融土层发生变形后引起上部冻土层变形产生地裂缝是主要原因,其中维日麻村地裂缝以挤压作用形成棋盘状分布在喀拉阿特河河漫滩上,而布拉克村地裂缝以拉张和左旋走滑性质为主,地裂缝的运动方向在90°~135°,呈环形展布,具有向东侧拉张的趋势。崩塌与滑坡在震区也是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崩塌掉落下的滚石堵塞道路、砸断电线杆,最大滚石长4m,震区仅发生1处小型滑坡,但在其周边形成了大量的不稳定边坡和潜在滑坡体。本次地震地裂缝与砂土液化有伴生迹象,是造成房屋破坏严重的1个重要原因。
姚远陈杰陈杰李涛付博王浩然李跃华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砂土液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