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雯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媒介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文化遗产保护
  • 1篇媒介景观
  • 1篇媒介生产
  • 1篇媒体
  • 1篇媒体时代
  • 1篇民主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参与式
  • 1篇参与式民主

机构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阮艳萍
  • 2篇王雯

传媒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遗产保护——以丁村为例的媒介人类学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随着参与式影像的深入发展和参与式新新媒介的迅速普及,参与式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总体性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关联的文化政治实践都在发生着日渐深刻的变化。参与式民主在丁村生活的部落时代表现得非常明显,是这里的主要治理方式。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关注弱势群体、赋予民间权利、注重全员收益的思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思路的实现方式之一就是发展参与式管理,使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各方都能够通过参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提高自己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效能感。
阮艳萍王雯
关键词:参与式民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丁村媒介景观的意义生产方式探析被引量:3
2016年
在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媒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生产中,真实的遮蔽和文化主体话语权的丧失已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在媒介景观的意义生产中,丁村的情形可以带给我们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媒介生产为丁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提供了新的时代语境和话语空间。丁村媒介景观的意义生产主要包括自上而下的"把关人"掌控式和自下而上的"粉丝"群体参与式两大类别,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丁村媒介景观的意义生产空间。"粉丝"群体参与式生产的加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也为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众生存的持久论争提供了一种立脚之地。
阮艳萍王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生产媒介景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