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泽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普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普仁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15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和研究组80例(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术前、术后6个月,以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的预后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7d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JOA、OD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升高,ODI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的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患者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相比于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效果更显著,且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显著。
- 郭泽郑宏伟李姗姗滕涛
- 关键词:腰椎功能疼痛程度
- 经椎板间入路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
- 2022年
-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采取经椎板间入路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抽取病例样本共56例,样本抽取年限为2019.01~2020.01,均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疾病,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经椎板间入路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对比手术前后、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生活质量量表(QOL)等评分变化,评定随访末次疗效。结果:统计显示,本组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均值为(83.35±2.55)min,随访时间均值(20.2±0.5)个月。术后2例双下肢复发麻木疼痛,4例发生尿潴留,4例患肢麻木、疼痛较术前加剧;2例因黄韧带粘连而在术中侧神经根减压时发生硬膜撕裂,术后均有颅内高压如头痛表现,经对症处理后全部并发症均获得缓解。术后即刻、随访3个月及末次时ODI评分、腿部及腰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随访末次时评估QOL量表各项平均均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疗效:差2例、可4例、良12例、优38例,疗效优良率89.29%。结论:腰椎管狭窄症采取经椎板间入路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疗效可靠、安全,但对患者手术适应症予以严格掌握,科学制定手术策略,并对内镜技术熟练掌握,则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郭泽郑宏伟张艳李姗姗滕涛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及常见并发症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n=35)与观察组(n=35)。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年,损伤椎体高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突角度变化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常规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武志刚滕涛张艳郭泽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
- 术前抑郁对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术前抑郁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术后满意度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单节段LSS患者12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抑郁组36例,非抑郁组90例。比较两组间VAS、ODI、J0A评分以及术后患者满意等级,并将术前SDS评分与术后临床评分行相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年以上,术后2年两组患者VAS-back、VAS-leg和0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减少,而J0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术后2年的ODI、VAS-back、VAS-leg评分均高于非抑郁组,而J0A评分低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患者满意率抑郁组为72.22%(26/36),非抑郁组88.89%(80/90),抑郁组满意率低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术前SDS与术后不满意等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术前SDS与术后0DI评分、VAS-back评分、VAS-leg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术前SDS与术后J0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术前抑郁对LSS患者术后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存在不良影响。
- 桑洪鹏郭泽李金龙王江波曹剑万丽丽杨洪波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抑郁满意度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强化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强化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市普仁医院因症状性O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用药干预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165例(PKP术后予钙尔奇D3和骨化三醇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335例(PKP术后予钙尔奇D3和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DPD)水平;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骨密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术后6个月内再发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ALP、DPD水平均降低,BG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ALP、DPD水平低于对照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d的ODI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6个月ODI指数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6个月两组骨密度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邻椎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阿仑膦酸钠强化干预可改善OVCF患者术后骨代谢指标,提高患者骨密度水平,降低邻近椎体再次骨折的发生率。
- 郭泽郑宏伟武志刚李姗姗滕涛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阿仑膦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