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1篇代谢调控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血红蛋白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诊断及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糖化
  • 1篇糖化血红蛋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缺血
  • 1篇缺血修饰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市迈皋桥...

作者

  • 5篇陈杰
  • 4篇王书奎
  • 3篇刘贤
  • 2篇何帮顺
  • 2篇潘玉琴
  • 2篇孙慧玲
  • 2篇邓齐文
  • 1篇金艳
  • 1篇杨承健
  • 1篇王峰
  • 1篇应后群
  • 1篇游洁芸
  • 1篇林康
  • 1篇王亚平
  • 1篇侯进军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D147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5年
CD147作为一种跨膜糖蛋白,在体内多种细胞表面均有表达。CD147在不同的种属中有不同的命名:大鼠中被称作OX47、CE9,小鼠中被称作gp42、basigin,人体内为Basigin、M6、HAb18G。Biswas最早在人体中发现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周围的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酶,被命名为肿瘤细胞来源的胶原酶促进因子;因其能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后来又被称作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第6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协作组会议统一将其命名为CD147。
陈杰潘玉琴王书奎
关键词:CD147肿瘤代谢调控疾病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0年
游洁芸杨承健金艳王亚平陈杰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缺血
生化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诊断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BMI、HbA1c、病程、相关代谢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79例T2DM患者与383例健康体检者,采用生化分析仪分析二组人群的生化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2DM组HbA1c水平,胰岛素及C肽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及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显示(1)T2DM患者的BMI、FBG、TG、LDL-C、BUN、uA、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HDL-C、CR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2)TC、LDL—C、BUN、CREA及2hINS与年龄相关。(3)肥胖组的TG、CREA、UA、FCP、2hCP高于非肥胖组(P均〈0.05);(4)初诊T2DM患者的FBG、TG、HbA1c、LDL-C水平明显高于5年以上患者(P均〈0.05),而HDL-c低于5年以上患者(P〈0.05);(5)HbA1c≥11%组的FBG水平明显高于HbA1c≤8%及HbA1c=8-11%组(P〈0.01),而UA、FINS、FCP、2hINS、2hCP水平明显低于HbA1c〈8%组(P均〈0.01);FBG、TG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FINS、FCP、2hINS、2hCP、UA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BMI、FBG、TG、LDL-C、BUN、UA、HDL-C、CREA均可作为T2DM诊断的参考指标。其中LDL—C、BUN、CREA、2hINs指受年龄影响。TG、CREA、uA、FCP(空腹C-肽)、2hCP与肥胖相关。FBG、TG、HbA1c、LDL-C、HDL-C与病程相关;FBG、TG、HbA1c、FINS、FCP、2hINS、2hCP、UA与HbA1c相关。
侯进军邓齐文孙慧玲陈杰刘贤王书奎
关键词:2型糖尿病BMI糖化血红蛋白肥胖
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与胃病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已被国际癌症组织确认为胃部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子。近年来对于Hp菌株的基因分型、流行病学和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实对Hp基因分型进行细化可为精准医疗提供依据。Hp可依照Cag A羧基末端磷酸化位点、Vac A信号区(s)中间区(m)过渡区(i)缺失区(d)和粘附因子(OMPs)进行基因分型。Hp基因型差异可导致不同毒性作用,从而引起不同临床结果和疗效预后。因此对Hp基因分型可为胃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Hp基因分型方法、基因分型及其与胃部疾病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刘贤何帮顺林康陈杰彭红新王书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VACA
长链非编码RNA 91H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91H在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60例CRC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常规培养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系FHC和CRC常规细胞系,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lncRNA 91H在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迁移侵袭实验评估lncRNA 91H干扰后对CRC细胞系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91H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是癌旁组织的5.20±3.12倍,其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P〈0.01);91H在4种CRC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FHC细胞系(F=99.22,P〈0.01);91H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χ^2=6.90,P〈0.01)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χ^2=10.8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高表达的91H可以作为评估CRC预后的一个独立因子(HR=3.48,95%CI=1.35-8.96,P〈0.05)。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下调91H的表达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P均〈0.05)。结论 lncRNA 91H可促进CRC的发展,其可作为CRC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因子。
孙慧玲邓齐文潘玉琴何帮顺陈杰刘贤应后群王峰王书奎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