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茜茜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子宫
  • 3篇细胞
  • 3篇恶性
  • 2篇脂肪
  • 2篇脂肪分布
  • 2篇脂肪组织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盆部
  • 2篇恶性肿瘤
  • 2篇腹盆部
  • 2篇妇科
  • 2篇妇科恶性肿瘤
  • 2篇MRI
  • 2篇病变
  • 1篇动态对比增强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韩茜茜
  • 2篇孟颖
  • 2篇梁宇霆
  • 2篇王克扬
  • 2篇马娇
  • 2篇李彪
  • 2篇彭珊珊
  • 2篇王新莲
  • 1篇梁颖
  • 1篇袁赟
  • 1篇梁颖

传媒

  • 3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妇科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的腹盆部脂肪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采用定量CT(QCT)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的腹盆部脂肪组织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80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及QCT体模进行腹盆部CT扫描,用QCT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总脂肪组织(TAT)、内脏脂肪组织(VAT)、皮下脂肪组织(SAT)的面积和体积(TFV、VFV、SFV)及VFV/SFV(V/S)值,分别比较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间、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间、不同肿瘤类别间各项体积的差异,以及不同部位脂肪组织(AT)体积与总AT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1)恶性肿瘤组腹部和(或)盆部的TFV、VFV、SFV均高于良性病变组,除腹盆部VFV外,两组间AT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恶性肿瘤早期组的腹盆部各项AT体积与中晚期组或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较高,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恶性肿瘤组的V/S值与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组较高,早期组与中晚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内膜癌组与宫颈癌组的腹盆部各项AT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组略高;(4)所有病例的腹部或盆部的VFV、SFV与腹盆部TFV均呈正相关,以腹部SFV相关性最高。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比良性病变患者更肥胖,尤其早期恶性肿瘤患者,其SAT的增多较VAT更明显,且与TAT相关性更高,是肥胖的主要组成部分。
王克扬梁宇霆李彪王新莲梁颖孟颖马娇彭珊珊韩茜茜
关键词:脂肪组织脂肪分布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的腹盆部脂肪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采用QCT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妇科良性病变患者的腹盆部脂肪组织(AT)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临床怀疑腹盆部病变需行CT检查的女性患者,按入组和排除标准纳入妇科恶性肿瘤组80例、妇科良性病变组80例...
王克扬梁宇霆李彪王新莲梁颖孟颖马娇彭珊珊韩茜茜袁赟胡明月
关键词:脂肪组织脂肪分布妇科恶性肿瘤
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20年
选取宫颈癌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转移组,28例)和未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94例),均行全腹CT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结果发现,转移组患者CT横轴位淋巴结最短径均值长于未转移组,血清CEA、CA125、SCC-Ag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转移组患者血清CEA、CA125、SCC-Ag水平与CT横轴位淋巴结最短径呈正相关,诊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大小顺序为: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T横轴位淋巴结最短径>SCC-Ag>CEA>CA125。本文结果证实,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为临床术前评估是否存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韩茜茜卜岛
关键词: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抗原癌抗原125
MRI、经阴道超声对小于3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对比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TVUS)和MRI检查直径小于3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且经宫腔镜或病理诊断证实的6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部位、大小及形态等影像学特征及阴道超声、MRI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分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子宫黏膜下肌瘤经MRI诊断分型符合率为96.77%,经TVUS诊断分型符合率为83.87%,明显低于MRI检查(P<0.05)。62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宫内回声改变,均可见子宫内膜缺损,内膜下肌层可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突向宫腔,回声均匀者54例,回声不均匀者8例;11例可见假包膜,后壁回声衰减。宫颈线位置明显偏移,CDFI可见周边环状血流信号。MRI扫描T1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典型的低信号。6例发生囊变、坏死。结论 MRI与TVUS均可有效显示直径小于3cm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影像学特征,但MRI检查可显著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卜岛韩茜茜
关键词:子宫黏膜下肌瘤阴道超声MRI检查
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21年
本文选取了子宫内膜癌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后发现,观察组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速率常数(K 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值(V e)高于对照组(P<0.05);K trans、K ep、V e值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K trans、K ep、V e值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有助于进一步区分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分化程度。
韩茜茜卜岛
关键词:速率常数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
多参数MRI对子宫肉瘤与良性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1
2021年
本文选取子宫肉瘤(US)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良性子宫肌瘤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组,探究多参数MRI对US与良性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及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观察组达峰时间(TTP)、扩散系数(ADC)低于对照组;随临床分期增加,TTP、ADC呈下降趋势,TopoⅡα、AgNOR、PDGFα、Matriptase mRNA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TTP、ADC与TopoⅡα、AgNOR、PDGFα、Matriptase 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且TTP、ADC联合鉴别诊断US和良性子宫肌瘤的AUC值最大,提示US与良性子宫肌瘤MRI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且TTP、ADC值与增殖分子、侵袭分子活性直接相关,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卜岛韩茜茜
关键词:MRI子宫肉瘤肿瘤细胞MATRIPTAS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