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国艳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电信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T-MPLS
  • 1篇电信
  • 1篇电信级
  • 1篇电信级以太网
  • 1篇以太
  • 1篇以太网
  • 1篇数据平面
  • 1篇网络
  • 1篇网络互通
  • 1篇管理平面
  • 1篇OAM
  • 1篇PBT

机构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国电信

作者

  • 3篇于国艳
  • 2篇张永军
  • 2篇顾畹仪
  • 1篇吴奕生
  • 1篇章毅
  • 1篇林鹏飞

传媒

  • 2篇光通信技术
  • 1篇邮电设计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LTE-FDD系统上下行ICIC场景应用策略研究
2016年
根据实际商用情况,LTE系统多采用干扰协调技术作为邻小区干扰抑制的主流机制,各厂家也将之集成至网管产品中的SON优化功能中,但ICIC功能生效和流程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华为ICIC功能验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CEU/CCU门限界定模型、干扰负荷特征模型、启用场景研究流程体系,能够更好地指导后期LTE网络优化的开展,为后续进行LTE网络干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于国艳杨德匀章毅吴奕生
T-MPLS网络的分层嵌套管理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T-MPLS网络与众不同的传送面要求必须有相应的独特的网络管理方案,文章重点介绍了T-MPLS网络的综合网络管理方案:数据包和OAM包的独立传输,管理面与数据面分割且支持多层嵌套的管理体系;基于CMIP协议,但功能有所扩展的管理平面。
于国艳张永军顾畹仪
关键词:T-MPLSOAM管理平面
电信级以太网PBT和T-MPLS数据平面互通机制被引量:4
2012年
运营商骨干传送网和传送-多标签交换网络都是针对电信级以太网提出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核心网络中。目前国际上对这两种网络之间的互通还没有形成最终方案。重点阐述了这两种网络在用户平面互通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旨在不影响传输质量和效率的情况下,实现业务在两大网络中的无差别传输。
于国艳林鹏飞张永军顾畹仪
关键词:网络互通数据平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