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永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主题

  • 3篇晶态
  • 3篇合金
  • 3篇非晶
  • 3篇非晶态
  • 3篇非晶态合金
  • 3篇CO
  • 2篇电子性质
  • 2篇团簇
  • 1篇稳定性
  • 1篇局域结构
  • 1篇CO-P
  • 1篇COFE
  • 1篇磁性
  • 1篇催化
  • 1篇-B

机构

  • 5篇辽宁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方志刚
  • 5篇刘大永
  • 4篇王茂鑫
  • 4篇孙冠男
  • 3篇胡建聪
  • 2篇李雯博
  • 1篇赵振宁
  • 1篇刘继鹏
  • 1篇陈文
  • 1篇张成刚

传媒

  • 4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化学世界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晶态合金Co-P-B体系的组成和催化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团簇Co3PB模型来研究非晶态合金Co-P-B体系,从能量学视角对团簇Co3PB中五种稳定构型所占比例进行定量分析后,可知共有四种主要存在构型,按构型稳定性排序后,二、四重态构型随能量的升高呈交替排列样式。Co原子是催化反应的活性质点,此结论与实验结果相同。结合态密度图分析,在催化反应中,团簇Co3PB易接受反应物的电子,使反应物活化。
刘大永方志刚赵振宁李雯博
关键词:催化
非晶态合金Co_3B_2稳定结构、组成和电子性质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设计出的十几种可能存在的构型分别在二、四重态下进行了全参数优化计算和频率验证,最终获得了6种稳定构型,其中二重态2种,四重态4种。对这些稳定构型的能量、组成和电子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团簇Co_3B_2能够稳定存在的几何构型有平面形、三角双锥、单"帽"三角锥和变形四方锥;其中具有单"帽"三角锥结构的构型1^(2)最为稳定;团簇构型随能量的逐渐升高,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其中构型1^(2)所占比例最大,为27.11%;Co和B原子的电子得失与团簇Co_3B_2构型和重态密切相关;Co原子的3d,4s轨道对原子间成键有较大贡献。
李雯博方志刚刘大永王茂鑫孙冠男张成刚刘继鹏
关键词:电子性质
非晶态合金Co_3BP局域结构、成键及电子性质
2014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构造出的十几种可能构型分别在二、四重态下进行全参数优化计算和频率验证,最后获得5种稳定构型。对这些稳定构型的能量、几何参数和电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子簇Co3BP能够稳定存在的几何构型中有三角双锥和四方锥构型;其中,三角双锥构型1(2)最为稳定;团簇构型的稳定与B和P原子的近距离作用有密切关系,此微观结构特征希望不久得到实验证实;Co和B两原子间的作用要强于Co和P两原子间的作用,此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Co-B键和Co-P键对原子簇Co3BP稳定性贡献起主要作用;B原子得电子,P原子失电子,Co原子的电子得失情况与团簇Co3BP构型密切相关。
刘大永方志刚陈文孙冠男王茂鑫胡建聪
关键词:局域结构电子性质
团簇CoFe_2BP的结构及催化性质
2015年
利用DFT(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Lan12dz水平下,对Co Fe2BP团簇的二十几种可能构型进行全参数优化和相关频率计算,共获得二、四重态稳定构型各5种,对这些构型的立体结构及其能量、成键情况和催化活性等性质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Co Fe2BP团簇的各优化构型中,构型1(4)的稳定性最好,四重态的稳定性要大于二重态的,多重度对构型稳定性影响较大;(2)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成键对构型的稳定性起主要作用,其中金属原子与B原子更易成键,B、P原子之间存在近距离接触;(3)金属原子Fe和Co是Co Fe2BP团簇前线轨道的主要贡献者,Fe和Co原子是催化剂潜在的活性位;(4)具有近似平面型结构的构型4(2)和4(4)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加氢活性。
王茂鑫方志刚刘大永孙冠男胡建聪
关键词:稳定性
团簇Co_2FeBP的磁性
2015年
对团簇Co2Fe BP中Co、Fe原子的平均磁矩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o、Fe原子的平均磁矩均小于其理论计算值和实验观测值,B、P原子的引入降低了Co、Fe的磁性;多重度对Co、Fe原子的平均磁矩影响较大,但对其改变量大致相同;随着各构型稳定性的降低,在单重态下,Co、Fe原子的平均磁矩出现振荡性变化,在三重态下,Co原子的平均磁矩呈振荡性,而Fe原子呈单峰状;Co原子的平均磁矩在不同多重度下均变化不大,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构型4(3)的Co原子平均磁矩最大,构型3(3)的Fe原子平均磁矩最大。
孙冠男方志刚刘大永王茂鑫胡建聪
关键词: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