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轩
- 作品数:3 被引量:6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高温胁迫对观赏海棠形态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田间观测8个海棠品种的苗木形态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不同品种田间的形态和生长表现差异显著。耐热性强的品种始终保持较快的苗高和地茎生长速率;耐热性差的品种苗高、地茎的生长速率缓慢。海棠田间的形态表现和苗高生长速率的大小可以作为耐热性的评价指标。8个海棠品种均能在试验地安全越夏,耐热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为:B10>B4>B5>B7>B19>A2>B9>A4。
- 刘春风刘少轩谢寅峰张往祥
- 关键词:海棠高温胁迫
- 油茶大豆间作对盆栽土壤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2
- 2013年
- 应用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取代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油茶大豆间作比例的盆栽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合理间作比例能明显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相对于单作油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间作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单作油茶模式。间作的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多于单作油茶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显著正相关。试验得出结论,盆栽油茶大豆2∶2比例为最佳间作比例。
- 滕维超刘少轩曹福亮汪贵斌
- 关键词:油茶大豆土壤养分酶活性
- 不同种植模式对油茶成林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速丰林场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油茶纯林和3种不同间作方式(油茶/大豆、油茶/甘薯、油茶/花生)对比试验,研究各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氮、磷、钾等养分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关系。试验结果:(1)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养分含量垂直递减特征明显,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2)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单作油茶与间作豆科植物的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种植方式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间作甘薯的土壤。(3)在0~60 cm层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与土壤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油茶纯林,间作豆科植物(花生、大豆)对土壤肥力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显著,但可以有效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量;间作甘薯会显著降低土壤肥力水平。
- 滕维超刘少轩刘新亮曹福亮逯岩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养分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