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经淞
作品数:
1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靳姗姗
大连医科大学
朴丰源
大连医科大学
曲淑贤
大连医科大学
洪岩
大连医科大学
吕广艳
大连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生物学
主题
1篇
毒性
1篇
三氧
1篇
三氧化二砷
1篇
神经毒
1篇
神经毒性
1篇
突触
1篇
相关基因
1篇
基因
1篇
砷
1篇
表达基因
1篇
差异表达基因
机构
1篇
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1篇
高船舟
1篇
吕广艳
1篇
洪岩
1篇
曲淑贤
1篇
朴丰源
1篇
孙经淞
1篇
靳姗姗
传媒
1篇
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1篇
2009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染砷小鼠脑突触结构变化及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2009年
目的观察染砷小鼠大脑神经突触结构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方法30只昆明种小鼠,按体重分为3组,即对照组、1和4 mg/L染砷组,染毒60 d。应用电镜和基因芯片技术观察砷对小鼠大脑神经突触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小鼠大脑突触结构清晰,突触前膜、间隙和后膜特化带清晰,前突触中可见较多的突触小泡。染砷组小鼠大脑突触前膜、间隙及后膜轮廓清晰,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数量明显减少。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染砷组小鼠大脑突触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共有10条。上调基因为依赖于钙-钙调蛋白的蛋白激酶IV(Camk4)、速激肽1(Tac1)、多巴胺受体D1A(Drd1a)和多巴胺受体D2(Drd2);表达下调的基因共有6条,分别为complexin蛋白2(Cplx2)、钙通道α1A亚单位(Cacna1a)、谷氨酸受体互变异构NMDA2B(Grin2b)、亲代谢性谷氨酸受体7(Grm7)、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2(Als2)和亲代谢性谷氨酸受体2(Grm2)。结论亚慢性砷暴露对小鼠大脑突触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造成损伤性影响,提示大脑神经元突触可能是砷神经毒性作用靶部位。
孙经淞
靳姗姗
朴丰源
洪岩
曲淑贤
高船舟
吕广艳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突触
差异表达基因
神经毒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