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燕 作品数:9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观察至高血压门诊就诊的未接受降压治疗的人群中,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动态血压监测门诊就诊的未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和椎动脉的狭窄情况,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狭窄组与非狭窄组间的临床特征差异,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1 13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岁,男性占49%,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占63%及5.3%。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7.4%(84例),且狭窄多位于大脑前动脉(45例)及大脑中动脉(44例),而大脑后动脉(16例)及椎动脉(7例)狭窄较少。颅内动脉狭窄组的24 h收缩压显著高于非狭窄组(132 mm Hg比126 mm Hg,P<0.001),2组间的其余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的颅内动脉狭窄患病风险比男性增加72%(95%CI为6%~179%,P=0.026),且患者的24 h收缩压每增加10 mm Hg,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风险增加56%(95%CI为29%~88%,P<0.001)。不同时段(白天、夜间、清晨时段)的收缩压增高均与颅内动脉狭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收缩压每增加10 mm Hg,颅内动脉狭窄患病风险增加34%~47%(P均<0.001)。结论 :在我国高血压门诊未行降压治疗的人群中有较高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而收缩压升高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陈卉 郭芊卉 许杰 程艾邦 张冬燕 王颖 黄绮芳 盛长生 李燕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 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24小时动态血压 清晨高血压与心率及心率变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清晨高血压与心率及心率变异的关系,探讨交感激活与清晨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6月在高血压科门诊就诊的怀疑有高血压但尚未进行降压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指标检测。清晨高血压定义为起床后2h内收缩压平均值≥135 mmHg或舒张压≥85mmHg。结果·596例研究对象中354例(59.4%)患有清晨高血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清晨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随诊室坐位和卧位、24h各时段的心率加快及诊室卧位低频心率变异的增大而增加(P<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等影响因素后,24h各时段心率及低频心率变异与清晨高血压的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晨高血压与心率加快及低频心率变异增大有关,提示清晨高血压与交感神经激活有关。 郭芊卉 王飞 程艾邦 张冬燕 李菲卡 李燕关键词:清晨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心率 心率变异 门诊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电子报告系统,分析门诊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动态血压监测门诊,通过烁云动态血压电子报告系统监测的5 545份合格数据,其中男性2 524例,女性3 021例,平均年龄为(53.0±14.3)岁,计算其夜间收缩压的下降率,并将昼夜节律分为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结果:①所有研究对象中,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者最多(2 323例,41.9%),其次为非杓型(2 318例,41.8%),反杓型(532例,9.6%)和超杓型(372例,6.7%)较少。②不同昼夜节律分型中,反杓型人群的平均年龄最大[(60.2±13.3)岁],杓型人群的平均年龄最小[(50.9±14.1)岁]。反杓型人群的夜间平均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合并疾病比例[糖尿病(14.1%)、脑卒中(14.3%)、心肌梗死(1.7%)]以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其他亚型(P<0.05);杓型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76.3%)低于其他亚型(P<0.05);超杓型人群的白天平均血压要高于其他亚型(P<0.05),而夜间平均血压、AASI要低于其他亚型(P<0.05);各亚型组间的体质量指数、降压药服用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是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而使用降压药的患者及吸烟者表现为杓型节律较多。结论:高血压门诊患者中,约一半表现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女性、年龄增长、糖尿病、高血压是异常昼夜节律的危险因素,而降压治疗及吸烟者更可能表现为正常杓型血压节律。 黄剑峰 盛长生 黄绮芳 程艾邦 郭芊卉 张冬燕 王继光 李燕关键词:动态血压 非杓型 杓型 血压昼夜节律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中青年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 2018年 目的用斑点追踪技术对中青年隐蔽性高血压(MH)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科门诊患者140例,根据诊室和动态血压分为MH组(n=70)和正常血压组(对照组,n=70),应用超声分层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左心室分层纵向、环周、径向应变和扭转度,计算收缩期(Ts-SD)和舒张期左心室长轴达峰时间标准差(Te-SD)作为左心室收缩和舒张不同步指数,并且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用多元回归分析纵向、环周应变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H组患者径向应变和扭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纵向[(-20.6±2.9)%比(-23.5±2.7)%]及环周应变[(-24.4±4.2)%比(-28.7±3.6)%]降低,左心室Ts-SD[(32.2±10.6)比(20.1±14.4)ms]和Te-SD[(32.0±12.3)比(17.9±8.9)ms]显著增大(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表面积等因素后,诊室(β=-0.214,P=0.018)及24h舒张压(β=-0.316,P<0.001)是左心室纵向应变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诊室舒张压(β=-0.231,P=0.012)、24h收缩压(β=-0.223,P=0.014)及24h舒张压(β=-0.291,P=0.001)是环周应变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MH患者已出现左心室局部功能异常,可采用斑点追踪技术进行评估。 徐婷嬿 杨龑 李晶晶 张冬燕 王颖 施仲伟 李燕关键词:隐蔽性高血压 左心室功能 Subtypes of Masked Hypertens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Target Organ Damage in Untreated Chinese Patients 张冬燕 程艾邦 郭芊卉 徐婷嬿 杨龑 李晶晶 盛长生 黄琦芳 王继光 李燕上海莘庄社区儿童及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及血压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情况以及血压的影响因素,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上海莘庄中小学生常规健康体检,邀请年龄为7~17岁的在校学生参加研究,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使用欧姆龙HBP1100电子血压计,于坐位测量3次肱动脉血压,取平均值分析。使用问卷收集受检者的基本情况及疾病史、出生史、用药情况、母亲孕产史、父母吸烟史及父母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家族史等。结果:在全部14 715名学生中(男生7 703人、女生7 012人),超重、肥胖和高腰围的检出率分别为17.3%、13.9%和18.0%。受检学生的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均与其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父亲或母亲患高血压、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史显著正相关(r=0.03~0.37,P≤0.01)。父母均有高血压的学生,其血压(120/77 mmHg)高于父母一方有高血压(118/75 mmHg)及父母血压均正常(116/74 mmHg)的学生(趋势P≤0.001);而肥胖组学生的血压(122/76 mmHg)显著高于超重组(119/75 mmHg)及BMI正常组(115/74 mmHg);高腰围组学生的血压(121/76 mmHg)高于正常腰围高值组(118/75 mmHg)及正常腰围组(115/74 mmHg),且校正年龄等因素后的P均<0.001。此外,学生出生体重与收缩压呈显著独立负相关。结论:上海莘庄社区儿童及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率为17.3%及13.9%,除年龄及父母患高血压情况等不可逆因素外,儿童及青少年的血压与其BMI及腰围大小有关,提示肥胖是上海地区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王亚娟 王亚娟 张冬燕 张冬燕 陈凌 朱鼎良 李燕关键词:血压 肥胖 腰围 电子血压计 24 h动态血压变异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变异与心脏结构及功能间的关系。方法:纳入未经降压药物治疗的初发或疑似高血压的门诊患者80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24 h血压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平均实际血压变异(average real variability, ARV)、血压最大与最小差值(maximum-minimum difference, MMD)及独立于血压水平的血压变异(variability independent of the mean, VIM)。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将血压变异参数与血压水平同时放入模型,计算血压变异参数、血压水平与心超指标关联的标准偏回归系数(standardizedβ)及偏决定系数。结果:24 h血压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收缩压,β为6.8~8.0,P<0.01;舒张压,β为6.7~7.8,P<0.01)、左心室纵向应变(收缩压,β为-0.76~-0.71,P<0.05;舒张压,β为-0.81~-0.71,P<0.05)及室间隔E/e’比值(收缩压,β为0.44~0.57,P<0.05)独立相关,解释了8.3%~35.1%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异,而24 h血压变异参数在校正了血压水平后,除了24 h收缩压CV、VIM与左室质量指数(β=3.3,P=0.048,β=3.4,P=0.049)微弱相关,24 h舒张压MMD与室间隔E/e’比值相关(β=0.46,P=0.034),解释了1.2%~6.0%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异外,其余参数均不相关。结论:24 h短时血压变异与心脏结构功能有关,但血压水平仍可能是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因素。 徐婷嬿 杨龑 李晶晶 张冬燕 王颖 王继光 李燕关键词: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 心脏超声 帕金森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第二版) 2023年 随着临床实践及研究的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已经从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范畴扩展为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多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方面,其中以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为代表的血压异常,作为一种常见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s),可发生在帕金森病病程的任一时间点,既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息息相关,也与抗帕金森病药物应用的副作用密切有关,并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崔诗爽 张冬燕 陈先文 王含 陈伟 承欧梅 窦荣花 黄清 马莎 沈岳飞 商慧芳 王华龙 许顺良 王训 潘小玲 吴琴咪 王玉凯 陈海波 陈生弟 李燕 王刚关键词:直立性低血压 血压异常 多系统疾病 抗帕金森病药物 血压管理 帕金森病 医学研究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研究生抽样调查显示,最易引发医学研究生网络舆情的事件主要是论文造假、就业和校园突发事件等。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官方正面宣传能够起到传播网络知识、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建议从健全网络舆情的管理引导机制,加强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官微、公众号推送等功能,加强对网络舆情引导。 唐世秀 张森 颜威 张冬燕 顾倩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