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刚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点压
  • 1篇单点
  • 1篇数对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显微硬度
  • 1篇孔板
  • 1篇工艺参
  • 1篇工艺参数
  • 1篇壁厚
  • 1篇处理工艺
  • 1篇纯铜
  • 1篇值模拟

机构

  • 4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日照钢铁控股...

作者

  • 4篇王进
  • 4篇张志刚
  • 2篇李丽华
  • 2篇高松松
  • 2篇高波
  • 2篇张晓博
  • 1篇姜虎森
  • 1篇张淑芹

传媒

  • 3篇锻压技术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点压渐进成形工具头运动轨迹形成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在普通渐进成形工艺的基础上,结合CNC成形锤渐进成形工艺特点,通过改变成形时的刀路轨迹,将二维等高线层上的点离散为正弦曲线上的插值点,使工具头在每一层上有规律地进行跳跃式运动,从而形成新的点压式渐进成形工艺。在数控渐进成形机床上,使用点压渐进成形工艺成形出65°定角度圆形口锥杯以及方形口锥杯。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修改后的运动轨迹能在数控渐进成形机床上实现加工,验证了点压式渐进成形工艺的可行性,并且可以用于不同形状的刀路轨迹。
张志刚王进李丽华姜虎森高波高松松
网孔板渐进成形性能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单点连续渐进成形和点压渐进成形分别对网孔板进行定角度锥杯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单点连续渐进成形极限角为48°,大于点压渐进成形极限角为45°。采用这两种渐进成形方式,网孔板变形区域的圆孔均变成椭圆孔。通过测量这两种渐进成形42°定角度锥杯椭圆孔长轴尺寸,表明单点连续渐进成形网孔变形相对较小。采用动态有限元软件,模拟这两种渐进方式成形42°定角度锥杯过程,研究对比其应变、厚度及成形力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点压渐进成形网孔板应变、厚度变化波动范围较小,成形力较单点连续渐进成形减小了44%,这两种渐进成形网孔板锥杯的椭圆孔短轴侧厚度较长轴侧厚度减小很多。
张淑芹王进史继臣张晓博张志刚
纯铜表面机械扭压处理工艺参数对其显微硬度的影响
2015年
对T2纯铜表面进行机械扭压处理(SMPT)后,分别研究SMPT工艺参数中的工具头转速、水平进给速度、下压深度、处理次数以及润滑方式对材料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由3000 r/min上升至5000 r/min时,材料表面显微硬度逐渐增加,当转速达到6000 r/min时显微硬度呈下降趋势;工具头水平进给速度对材料表层显微硬度影响较小;下压深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材料表层显微硬度;当处理次数为3次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采用水润滑方式效果要大于采用油润滑方式效果,而采用高温润滑脂效果最差。
高波王进高松松张志刚张晓博
关键词:纯铜工艺参数显微硬度
点压渐进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普通单点渐进成形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工具头运动轨迹,形成了点压渐进成形工艺。为了研究点压渐进成形工艺的变形机理,以典型的锥杯零件为例,对普通渐进成形和点压渐进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等效应变、壁厚、应变以及成形力的变化特点。并进行加工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在均匀变形区域内,相比于普通渐进成形,点压渐进成形时零件的平均壁厚值更高,更接近理论壁厚值;最大主应变较小;所需Z轴方向成形力也更小。点压渐进成形时壁厚变化规律符合板料成形时壁厚的正弦定律,并且壁厚变化趋势与模拟结果吻合,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张志刚王进李丽华
关键词:壁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