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拓宇

作品数:40 被引量:1,262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文化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教育
  • 9篇工程教育
  • 9篇工科
  • 5篇知识
  • 4篇工科人才
  • 4篇访谈
  • 4篇访谈录
  • 3篇知识资产
  • 3篇企业
  • 3篇资产
  • 3篇集群
  • 3篇工科人才培养
  • 3篇产业集群
  • 2篇学位
  • 2篇院士
  • 2篇院士访谈
  • 2篇院士访谈录
  • 2篇扎根
  • 2篇扎根理论
  • 2篇实证

机构

  • 37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国工程院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鞍山科技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0篇李拓宇
  • 7篇魏江
  • 5篇陆国栋
  • 5篇李飞
  • 3篇邹晓东
  • 3篇张炜
  • 2篇白鸥
  • 2篇李继怀
  • 2篇朱凌
  • 1篇朱建忠
  • 1篇蔡秀军
  • 1篇钱士奎
  • 1篇张莉
  • 1篇吴伟
  • 1篇陈艺成
  • 1篇华中生
  • 1篇郑庆华
  • 1篇李培根
  • 1篇李卿
  • 1篇夏立新

传媒

  • 15篇高等工程教育...
  • 4篇科教发展研究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研究与发展管...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科研管理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理论界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院
  • 1篇创新科技
  • 1篇科技中国
  • 1篇旅游导刊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06
  • 1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快破解浙中科创走廊能级提升的“协同”难题
2024年
科创走廊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走廊型空间布局为特色的创新区域,正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发展的关键力量。浙中科创走廊作为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战略构成部分,是长三角区域战略的重要一环和金华未来发展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承载浙中区域科技创新使命的重要平台,已然成为金华政府重点打造的科创高地。目前,浙中科创走廊内创新要素集聚功能不断凸显,但仍然面临协同性不够的瓶颈性问题,进而制约创新能级提升。
李拓宇朱旨雯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科创长三角区域协同性能级提升
我国财政风险、政策工具与政策时滞的实证研究
财政风险是一种公共风险,区别于私人风险,它是应当由政府来承担的、将对社会造成损害的风险,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已经开始了对财政风险的研究。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在经济...
李拓宇
关键词:财政风险政策时滞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
文献传递
什么样的协同路径能够提高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成效——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人才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产”“教”两类型组织在育人过程的协同始终缺乏理论指导和有效实践路径。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50个产教融合典型项目进行分析,聚焦企业规模、学科类型、项目动因、项目行动、项目约束等条件变量,识别出提高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成效的最优路径。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协同理论,提出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和协同路径,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可复制性的实践指导。
李拓宇张瑜赵子聪邓勇新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被引量:175
2015年
"以人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基础,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所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新形势下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与挑战,指出现阶段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在培养理念、教学内容以及资源配套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通过构建"三个体系",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实现"三维磨合",完善系统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四项能力",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
李拓宇李飞陆国栋
关键词:工科人才培养
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机制探析--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访谈录被引量:26
2016年
大学排名与工程教育质量 问:您对中国整体工程教育发展的判断如何?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US工科排名清华在第一,您怎么看? 李培根(以下简称"李"):要看具体参考的是哪些指标。在我看来,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应能引领科技发展、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应该是在方方面面都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中国大学目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尚不明显。
李拓宇李飞张婉滢张炜李培根
关键词:工科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排名大工程观
以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工程院岑可法院士访谈录被引量:22
2015年
【访谈人物简介】岑可法,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工程热物理学家,能源环境工程专家。在化石燃料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生物质能利用与制氢技术、储能技术、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工程气固多相流动和电站锅炉。
李飞李拓宇陆国栋
关键词:院士访谈录能源利用医疗废弃物科教工科
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双重网络关系及其演化特征被引量:4
2023年
科技竞争态势下,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专利技术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建构组织合作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整合性分析框架,选取“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高温防护涂层”和“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及应用”两个典型技术样本,探索双重网络关系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以龙头企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顶尖科研院所为代表的核心主体协同其他创新主体整合资源开展技术攻关;②大学、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通过紧密联结,形成多边复杂的网络关系;③关键共性技术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相关技术围绕核心技术节点相互关联,形成多个技术子群;④伴随网络持续演化,关键共性技术间扩散和溢出效应增强,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效应。研究结论为中国关键共性技术布局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施锦诚王靖朱凌李拓宇朱建忠
关键词:关键共性技术
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科教资源管理体系:软件定义范式和协同共建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科技赋能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带来科教领域相关数据和资源积累,研讨体系化的科教资源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并探求其发展趋势,兼具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价值。文章分析了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挑战,从软件定义范式和协同共建机制两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软件定义—资源调配—知识体系—流通评估”多维度、多层次贯通的“人—机—物”融合的科教资源管理体系。最后,文章论述了科教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家级或区域性统筹的科教资源管理体系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郑庆华武乐飞董博李拓宇
关键词:知识图谱
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论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给出了高等教育人口比率与人均GDP增长关系的数学模型,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离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的结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是第一国力,我国必须切实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以提高人力资本优势,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保持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李继怀李拓宇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发展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人均GDP
从独占性到合法性: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机制研究
集群情境下,随着信息传播路径的扁平化和知识溢出的低成本,成员企业在享受集群邻近性所带来知识溢出外部经济性和低交易成本时,多样化的知识互动和频繁化的人员流动加剧了“搭便车”行为和模仿侵权问题,依靠国家产权制度难以有效保护企...
李拓宇
关键词:企业管理知识资产独占性合法性产业集群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