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6—2022年自贡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分析2016—2022年自贡市居民死亡水平及死因谱变化情况,了解自贡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和调整卫生政策、控制人群健康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查询下载2016—2022年自贡市常住人口死亡数据,通过Excel201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算年龄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通过Joinpoint软件计算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2016—2022年自贡市居民死亡率逐年上升;标化死亡率在2016—2021年间呈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出现上升。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死亡率在2022年出现明显上升;伤害死亡中意外跌落上升至伤害死亡顺位第1位;慢性疾病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呼吸系统疾病在2016—2021年间呈下降趋势,2022年死亡率上升,恶性肿瘤呈逐年上升趋势;单病种死亡原因,缺血性心脏病上升为死亡顺位第1位。结论自贡市居民死亡率在2022年明显上升,主要为感染性疾病中肺炎和慢性病中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快速增长,这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有关。随着自贡市居民老龄化程度加深和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越来越高,今后除做好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外,还需做好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才能提高人群健康状况,有效降低死亡。
- 李明曾晶祁冰洁宁柱郑庆梅饶赢周红梅董婷成姝雯邓颖
- 关键词:死因死亡率疾病谱
- 艾滋病常态化抗病毒治疗患者满意度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自贡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对常态化治疗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自贡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全市在随访抗病毒治疗患者开展的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40名,男性230名,女性110名;患者对就医环境满意度CDC高于医院(χ2=25.998,P<0.05),对机会性感染诊断和治疗满意度、药物不良反应处置满意度则是医院高于CDC(χ~2=6.153,χ~2=7.75,P<0.05);患者社会心理水平比较的指标中社会支持和积极治疗为医院高于CDC(t=2.106,t=3.328,P<0.05)。结论常态化治疗管理模式初见成效,应当充分发挥定点医院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专长领域,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长效发展和落实。
- 姚菲菲张建新李群董利民谢艳罗菲李明黄怡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常态化满意度
- 自贡市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现状,为开展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46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8.58%。不同性别之间(χ~2=2.841,P>0.05)、不同年级之间(χ~2=2.088,P>0.05)、不同年龄之间(χ~2=4.26,P>0.0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1.42%的学生有过性行为经历,96.23%的学生初次性行为的对象为男女朋友,1.89%的学生初次性行为对象为商业性伴,3.77%的学生初次性行为对象为同性性伴;58.49%的学生初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结论自贡市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处在一般水平,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今后需加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促进行为改变,促进早检测和早治疗。
- 张斌姚菲菲董利民谢艳李明罗菲
-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
- 自贡市定点医院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比较自贡市分别由定点(东碳)医院、疾控中心两类机构实施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效果,为制定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东碳医院病例57例,疾控中心病例228例。治疗后东碳医院治疗患者临床1期所占比例高于CDC(χ2=4.853,P<0.05);两类机构患者CD4和CD8变化趋势、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东碳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临床治疗和指导,两类机构在不同阶段下均促进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
- 谢艳李群张建新董利民姚菲菲罗菲李明黄怡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了解自贡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为自贡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共228例,患者治疗后体重、CD4计数、CD4/8比值均升高,CD8计数、漏服药次数下降。开始治疗时CD4计数、治疗时间为CD4改善效果的影响因素;机构分类、开始治疗时的临床分期、治疗时间为临床分期降低的影响因素;开始治疗时的CD4、开始治疗时间为毒副作用改善的影响因素;治疗时间为CD4/8比值改善的影响因素。结论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免疫重建,应当科学有效的促进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
- 董利民张建新李群姚菲菲谢艳罗菲李明黄怡
-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 自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HCV、HIV与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自贡市美沙酮门诊新入组吸毒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TP)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自贡市美沙酮门诊1 108名新入组吸毒人员人口学特征资料,并采集血样进行HCV抗体、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108名吸毒人员HCV抗体阳性952例(85.9%),HIV抗体阳性有156人(14.1%),TP抗体阳性有89人(8.0%),HIV+HCV合并感染151人(13.6%),HCV+TP合并感染85人(7.7%),HCV+HIV+TP合并感染80人(7.2%)。结论自贡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HCV、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HCV感染率明显高于HIV和梅毒感染率,女性梅毒感染明显高于男性,二重及三重感染率也较高。应该加强吸毒人群对HCV、HIV和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干预以及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等措施来降低此类疾病在这类人群中的传播风险。
- 张英李明何晓冬万晓宇陈燕梅
- 关键词:吸毒人员HCVHIV梅毒
- 1997-2014年自贡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贡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自贡市艾滋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4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2 316例,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男性1 743例,女性573例,男女比为3.04∶1,女性感染者呈上升趋势;病例年龄集中在25~55岁(66.61%);65岁以上感染者逐年增加。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共1 909例82.43%,2008年后传播途径由以注射吸毒传播为主转变为性传播为主。结论自贡市艾滋病疫情重且发展迅速,开始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 姚菲菲董利民谢艳罗菲李明肖崇堃
- 关键词: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