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宇

作品数:19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抗凝
  • 5篇色谱
  • 4篇药师
  • 4篇质谱
  • 4篇质谱法
  • 4篇相色谱
  • 3篇血栓
  • 3篇药师参与
  • 3篇药物
  • 3篇药学
  • 3篇用药
  • 3篇气相色谱
  • 3篇临床药
  • 3篇临床药师
  • 3篇抗凝治疗
  • 3篇华法林
  • 3篇挥发性
  • 3篇挥发性成分
  • 3篇GC-MS法
  • 2篇药学服务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作者

  • 19篇杨宇
  • 9篇李平
  • 7篇姚慧娟
  • 4篇唐跃年
  • 4篇张金莲
  • 3篇林志燕
  • 3篇王芳
  • 3篇田怀平
  • 3篇卜书红
  • 3篇陆晓彤
  • 2篇李方
  • 2篇李莉霞
  • 2篇王晓芸
  • 2篇杨锐
  • 1篇黄晓会
  • 1篇徐阿晶
  • 1篇冯向飞
  • 1篇马婧
  • 1篇周佳
  • 1篇张睿

传媒

  • 3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药学服务与研...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癫痫患儿拉考沙胺和吡仑帕奈血药浓度
2025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拉考沙胺和吡仑帕奈血药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并用于癫痫患儿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SB-C_(18)柱(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μL。以拉考沙胺-D6为拉考沙胺的内标,以吡仑帕奈杂质5为吡仑帕奈的内标。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该方法专属性良好,无内源性干扰,拉考沙胺和吡仑帕奈的质量浓度均在3.125~200 ng/mL范围内与待测物和内标峰面积的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8);低、中、高质量浓度的回收率为91.39%~106.28%;日内精密度试验的RSD≤7.67%(n=5),日间精密度试验的RSD≤13.78%(n=5)。将该方法用于医院服用该药物的癫痫患儿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男性患儿的拉考沙胺血药浓度为(5.85±4.49)μg/mL,女性患儿为(6.47±3.98)μg/mL,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男性患儿的吡仑帕奈血药浓度为(572.52±340.77)ng/mL,女性患儿为(819.57±595.71)ng/mL,女性患儿显著高于男性患儿(P<0.05);较高年龄组(12~18岁)患儿的吡仑帕奈血药浓度较低年龄组(4~11岁)患儿低,但无显著差异(P=0.20)。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于拉考沙胺和吡仑帕奈的血药浓度监测。
林志燕杨宇苏妤萱黄晓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
人微粒体孵育法测定射干合剂中麻黄碱体外代谢率
2017年
目的:在人微粒体中验证射干合剂中麻黄碱与利多卡因合用体外孵育时代谢酶。方法:采用人微粒体体外孵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碱、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对合用前后、孵育前后原形药物及其代谢物进行比较。结果:根据Dixon作图法,表明麻黄碱和利多卡因合用符合竞争抑制。结论:射干合剂中含有麻黄碱成分,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产生。
唐跃年杨宇张金莲林志燕田怀平
关键词:麻黄碱利多卡因代谢
临床药师参与1例器械相关血栓形成患者的用药分析
2022年
1例行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患者术后形成器械相关血栓,临床药师根据患者临床诊断评估了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建议抗凝药物调整为艾多沙班,患者4周后复查未见封堵器表面血栓。该病例为器械相关血栓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陈偲偲冯向飞张睿陈方杨宇
关键词:临床药师
1例遗传性易栓症患儿脑静脉窦血栓抗凝治疗的药学实践及文献回顾
2025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脑静脉窦血栓的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遗传性易栓症患儿脑静脉窦血栓栓塞的抗栓治疗管理,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文献分析抗栓药物的特点,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凝血功能和抗Xa水平等多次会诊参与制定和优化患儿脑静脉窦血栓溶栓方案以及易栓症的抗凝方案,为患儿提供安全、有效、个体化的药学监护。结果患儿的静脉血栓栓塞得到良好控制并好转出院,且治疗过程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会诊为患儿提供个体化用药监护,有效提高抗凝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出血风险,为易栓症患儿脑静脉窦血栓的防治提供参考。
侯凯杨宇张金莲王芳费禹翔李平
关键词:儿科患者遗传性易栓症脑静脉窦血栓抗凝治疗临床药师
华蟾素经肝动脉栓塞灌注给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华蟾素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灌注给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VIP、Wan Fang Data、CBM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5年12月,收集华蟾素经肝动脉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试验。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发表偏倚进行检验。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共计360例肝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华蟾素经肝动脉栓塞术灌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和化疗药物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相当,但能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少部分不良反应。结论华蟾素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灌注给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田怀平杨宇杨萍唐跃年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华蟾素肝动脉化疗栓塞
5例直接口服抗凝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的用药分析
2024年
临床药师参与5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管理,通过患者临床表现、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药物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利伐沙班和艾多沙班对于协助纤溶系统溶解左心耳血栓的效果与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血栓消退,血栓消退的时间可能与血栓面积以及患者心功能相关。术后临床药师结合患者肾功能与合并用药情况,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抗凝方案。
侯凯费禹翔李平张金莲王芳杨宇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左心耳血栓利伐沙班
凝血因子Ⅺ——靶向抗凝治疗新策略
2024年
血栓性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十年抗凝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被选择性靶向凝血因子Ⅹa或Ⅱa的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所取代。然而,对于伴发疾病不断增长的人群而言,仍然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凝血靶向治疗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干扰了促凝和抗凝活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流行病学和动物研究已将因子Ⅺ确定为更安全的抗凝潜在靶点,因为因子Ⅺ缺乏或抑制可预防血栓形成,且与少量或无出血相关。基于接触性止血概念,回顾凝血因子Ⅺ抑制剂开发基本原理、阐述现有FXI抑制剂药理学特征、总结临床试验研究现状,以期为新型抗凝药物研发及临床抗凝治疗提供思路。
侯凯李平张金莲王芳杨宇
关键词:抗凝治疗血栓凝血新靶点
临床药师参与43例抗凝治疗会诊的汇总及难点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抗凝治疗会诊中促进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通过对43例抗凝会诊案例做分类统计,归纳出医师关注度集中的抗凝药物品种,再对其临床应用的难点进行分析讨论。选取4例有代表性的疑难会诊病例,重点分析在面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以及维生素K摄入不足等挑战时,肝素类药物与华法林的使用策略。结果和结论:临床抗凝治疗会诊涉及的药物主要为肝素类药物以及华法林,其难点在于危重患者的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对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李平卜书红姚慧娟刘昕竹周佳杨宇
关键词:抗凝治疗临床药师会诊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
抗凝药师参与门诊患者华法林用药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抗凝药师在门诊患者华法林用药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分析门诊患者华法林用药管理的典型病例,总结抗凝药师参与华法林用药管理的药学服务切入点。结果和结论:抗凝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在门诊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开展用药管理,为优化抗凝治疗方案提供专业建议,有利于提高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姚慧娟杨宇陆晓彤卜书红
关键词:抗凝门诊患者华法林用药管理药学服务
基于GC-MS法天女木兰叶中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GC-MS法对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女木兰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毛细管柱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天女木兰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9种化学成分,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27%,主要成分有榄香烯(17.87%)、3-亚甲基-6-(1-甲基乙基)环己烯(12.03%)、4-萜烯醇(7.43%)、橙花醇(4.03%)、2,4-Cycloheptadien-1-one,2,6,6-trimethyl-(4.02%)、右旋柠檬烯(3.89%)、反式-橙花叔醇(3.38%)等。天女木兰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姚慧娟杨宇张琪镪李平王冉冉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