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琦

作品数:8 被引量:135H指数:3
供职机构: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洞庭湖
  • 2篇重铬酸钾
  • 2篇重铬酸钾法
  • 2篇离子
  • 2篇氯离子
  • 2篇废水
  • 2篇COD
  • 1篇底泥
  • 1篇底泥中重金属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水
  • 1篇地积累指数
  • 1篇地积累指数法
  • 1篇行业废水
  • 1篇悬浮物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限制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机构

  • 8篇岳阳市环境监...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8篇王琦
  • 2篇卢少勇
  • 1篇张雷
  • 1篇熊剑
  • 1篇何英
  • 1篇吴娟
  • 1篇刘艳

传媒

  • 3篇广东化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环境研究与监...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浴消解—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沉积物中锑与硒被引量:3
2015年
建立了王水水浴消解—原子荧光同时测定沉积物中锑与硒的方法,研究了同时测定锑与硒的实验条件并对方法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等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锑、硒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 mg/kg、0.011 mg/kg;对锑和硒的标准样品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01%、2.90%。4份GSS系列锑和硒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推荐值范围之内。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有推广应用价值。
莫永涛王琦谢意南田琪欧伏平李利强
关键词:原子荧光沉积物
重铬酸钾法测定炼油废水COD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分析0.250 mol/L与0.025 mol/L重铬酸钾法测定炼油催化剂行业高氯废水COD的适用性,进行了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两者测定结果相差60.5~76.8 mg/L;高浓度重铬酸钾法精密性较好, RSD%≤4.8%,准确度较高,与氯气校正法测定结果基本吻合,相对误差≤6%;低浓度的重铬酸钾法精密性相对较差, RSD%≥8.1%,与氯气校正法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大于40%,准确度低。在控制稀释水样Cl-浓度500~800 mg/L范围时,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适宜于高浓度的方法。
王小毛王琦欧伏平符哲连花
关键词:COD氯离子重铬酸钾法
离子液体超声萃取-液/液微量反萃取-GFAAS法测定地表水中痕量铊被引量:2
2015年
在p H=5的盐酸羟胺介质中,地表水中的TI+与螯合剂DCH-18-Crown-6配位后采用离子液体[Hmim][PF6]室温下进行超声萃取,离心分离后离子液体相用HNO3(2 mol/L)进行微量反萃取分离,水相辅以Pd(NO3)2和Mg(NO3)2混合基体改进剂进行GFAAS法测定。试验测试了p H、DCH-18-Crown-6浓度、超声萃取时间、[Hmim][PF6]的用量以及共存离子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铊的质量浓度在0~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可达0.03μg/L,加标回收率为98.0%~102%。试验表明该方法具备简单、快速、取样量小与检出限低等特点,可用于环境样品中痕量铊的分析。
谢意南王琦李利强莫永涛符哲
关键词:离子液体超声萃取
洞庭湖浮游植物增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近20年水质监测资料表明,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洞庭湖水体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而营养盐赋存形态及其含量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洞庭湖尚未见报道。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洞庭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及主要营养盐赋存形态与含量进行监测,同时利用藻类增长的生物学(NEB)评价方法对限制浮游植物增长的营养盐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各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洞庭湖主要污染物总氮(TN)和总磷(TP)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90 mg·L-1和0.093 mg·L-1,溶解态无机氮(DIN)平均占ρ(TN)比例为87%,溶解态总磷(DTP)平均占ρ(TP)比例为70%。洞庭湖水体中,DIN是TN的主要贡献者,且不同形态DIN的贡献大小依次为ρ(NO3--N)>ρ(NH4+-N)>ρ(NO2--N);磷形态组成中,TP主要以溶解反应性磷(SRP)存在。春季洞庭湖水体中ρ(TN)、ρ(TP)较高,这一结果可能源于春季面源污染。洞庭湖水体中ρ(Chla)与氮显著正相关,与磷显著负相关。NEB实验结果表明氮对洞庭湖浮游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幅度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加强,而磷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影响不大,有时出现抑制作用,硝态氮与磷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因此,氮可能是洞庭湖浮游植物增长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因子,这一研究暗示在洞庭湖富营养化控制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氮的控制。
李利强黄代中熊剑张屹田琪何英余建清王琦
关键词:洞庭湖浮游植物营养限制
含悬浮物地表水中硫化物测定方法的探讨
2015年
文章尝试采用离心、浊度补偿、抽气吸收等办法对含悬浮物的地表水进行硫化物测定,探讨了几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抽气吸收法进行了适用性实验。
符哲王琦彭高卓李利强
关键词:硫化物悬浮物
高氯、高铵废水COD测定误差及方法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以0.25mol/L与0.025mol/L的重铬酸钾法基础方法作比较,通过Cl-干扰影响、Cl-、NH4共存时,NH4的干扰影响及实例分析试验,得知:Cl-对0.25mol/L与0.025mol/L的重铬酸钾法干扰影响基本一致;Cl-浓度≤500mg/L时,Hg2SO4的络合较为理想,Cl-的干扰影响相对较小,COD测定结果相对误差≤5.1%;Cl-、NH+4共存时,NH4对0.25mol/L重铬酸钾法COD测定值有较大的干扰影响,且当NH4浓度≤1500mg/L l时,其COD贡献值与NH4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并随着Cl-的浓度的增加对应同浓度NH4的贡献值越大;NH4干扰影响是0.25mol/L与0.025mol/L重铬酸钾法COD测定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目前还没有有效消除NH4干扰方法的情况下,高氯、高铵、低COD废水样的测定,宜采用0.025mol/L重铬酸钾法。
王琦王小毛吴娟刘艳欧伏平符哲连花
关键词:氯离子铵离子COD重铬酸钾法
洞庭湖表层水和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被引量:69
2016年
为评价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了洞庭湖湖区9个采样点表层水及底泥中Hg、Cr、Cd、As、Pb和Cu的浓度水平,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洞庭湖表层水中重金属质量浓度远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值,底泥中w(Hg)、w(Cr)、w(Cd)、w(As)、w(Pb)和w(Cu)均高于背景值,其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5.0、3.1、22.7、2.2、2.5和1.9倍. 洞庭湖表层水中ρ(As)与底泥中w(As)呈显著正相关. 近30年来,洞庭湖底泥中除w(Hg)下降外,其他重金属质量分数均有所上升. 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底泥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Igeo(地累积指数)表现为Cd>Hg>Cr>As>Pb>Cu,Cd和Hg的Igeo分别为3.92和1.73;不同区域的重金属Itot(综合地积累指数)呈虞公庙〉横岭湖〉洞庭湖出口〉东洞庭湖〉蒋家嘴〉鹿角〉万子湖〉南嘴〉小河嘴的分布特征,虞公庙和横岭湖的Itot均大于10.0.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各污染物对洞庭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影响程度为Cd>As>Cr>Hg>Cu>Pb,整个洞庭湖区的R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99.0-696.7,平均值为281.8,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其中南洞庭湖的虞公庙和万子湖的RI分别为696.7和565.9,已成为潜在生态风险区域.
郭晶李利强黄代中卢少勇黄艳芳王琦田琪
关键词:洞庭湖重金属底泥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
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环境变化及影响分析被引量:33
2015年
以入湖水系、湖体、出湖口为研究区域,基于20多年的监测数据,运用水质单因子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评价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洞庭湖水文、水质、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水环境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1)洞庭湖入湖水量及沙量均明显降低、水位变幅减小。(2)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浮游植物等指标的时空分异特征较为明显,4个指标年均值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SD、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及密度自三峡工程运行后变化尤为明显。西洞庭湖的SD高于南洞庭湖,东洞庭湖的SD最低。ρ(TP)在湖体最高,ρ(TN)则在湖体最低。(3)入湖水系水质最好,出湖口水质最差。入湖水系水质一直维持在Ⅱ~Ⅲ类之间,水质良好;出湖口、湖体水质自三峡工程运行后以Ⅳ~Ⅴ类为主,变劣趋势明显。湖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东洞庭湖的富营养程度稍高于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4)初步认为:洞庭湖水文水动力环境条件的变化,整体上对水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对湖体富营养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琦欧伏平张雷卢少勇
关键词:洞庭湖三峡工程水质富营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