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广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学指标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学指标在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89例,其中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PHCC)23例,单纯性肝硬化(HC)66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选择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HCC组14例,HC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甲胎蛋白及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 2组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HCC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地高于HC组患者(737.89±197.21 vs 54.29±10.08,P=0.003),与HC组患者相比,PHCC组患者AST/ALT比值(1.76±1.05 vs 1.25±0.49,P=0.018)和GGT/ALT比值(6.70±10.92 vs 2.84±3.29,P=0.047)均显著增高。在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AST/ALT的敏感性为64.3%,特异性73.2%(cutoff值1.43);GGT/ALT敏感性为42.9%,特异性为85.4%(cutoff值3.72)。结论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升高,联合AST/ALT比值、GGT/ALT比值检测能够提高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许杰 王进广 王利明关键词:肝硬化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甲胎蛋白 AST/ALT 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超声检查,观察胆总管结石大小、位置及胆总管扩张程度。以经皮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2种检查方式诊断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效能,并对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按结石大小和分布位置比较2种检查方式对胆总管结石的阳性检出率。结果:MSCT+三维重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分别为95.83%、87.50%及94.64%;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分别为79.17%、75.00%及78.57%。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结果与ERCP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482),MSCT+三维重建诊断胆总管结石结果与ERCP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92)。对直径大于0.5 cm及以上结石,MSCT+三维重建与超声2种检查方式之间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及Kapp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直径小于0.5 cm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及Kapp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位于十二指肠上段和后段的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于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内段的结石,2种检查方式之间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较超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率,特别是对于微小结石或位于十二指肠壁内段和胰腺段的结石诊断效能更佳,阳性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祁冬 马静 姜研 王进广 姚传顺 田欧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三维重建技术 汉族人群布加综合征患者膜性阻塞病因探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布加综合征患者膜性阻塞形成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布加综合征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肝静脉(hepatic veins,HVs)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ly angiography,CTA)检查,评估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IVC病变者39例(41.94%),HVs病变者23例(24.73%),同时受累者31例(33.33%)。IVC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为膜性阻塞(43.59%),HVs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为非膜性阻塞(47.83%),HVs非膜性阻塞伴IVC膜性或非膜性阻塞也是较常见类型(分别为38.71%和41.94%)。单纯IVC病变和单纯HVs病变患者中各自相应类型之间首次发病时的年龄分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非膜性阻塞相比,在IVC受累(Ⅰ型和Ⅲ型)和HVs受累(Ⅱ型和Ⅲ型)患者中,膜性阻塞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年龄-类型分布图发现,多数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为30~50岁,且主要的类型为HVs或IVC膜性阻塞。随着年龄的增长(50~70岁),膜性阻塞发生率迅速下降。结论汉族人群布加综合征患者以IVC膜性阻塞多见,膜性阻塞与非膜性阻塞患者发病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王进广 乔晓春 祁冬 王利明关键词:布加综合征 肝静脉 下腔静脉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6例,分为急性胆源性和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全身炎症反应发生率及CT严重指数评分,探讨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结果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相比,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好发于男性(P<0.05),且发病年龄低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低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值,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糖水平高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性别和年龄分布、血清学指标及CT影像学表现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朱东波 吴孟洁 王进广 王锐 祁冬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256排Revolution CT多参数能谱成像在胆囊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256排Revolution CT多参数能谱成像在胆囊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0例本院经能谱扫描诊断为疑似胆囊阴性结石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且所有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以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采用能谱软件进行多参数分析,观察阴性结石、腹腔脂肪及胆汁的能谱曲线分布特征并计算其曲线斜率,测量并记录不同能级(40~140keV)单能量图像阴性结石及邻近胆汁CT值,并比较其差异。采用物质分离技术(脂/水图、碘/水图)观察阴性结石显示效果,测量阴性结石、皮下脂肪及邻近胆汁有效原子序数并比较其差异。以胆囊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计算能谱扫描诊断胆囊阴性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阴性结石与皮下脂肪能谱曲线均呈反弓缓慢上升型,二者曲线斜率相近(P>0.05),胆汁能谱曲线呈水平直线型或轻微下降型,其曲线斜率与阴性结石差异较大(P<0.05);低keV单能量图像(40~60 keV)及高keV单能量图像(90~140 keV)阴性结石及邻近胆汁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结石及其邻近胆汁有效原子序数分别为6.17±1.09、8.7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物质密度图脂/水图、碘/水图均可显示出阴性结石,在脂/水图呈高密度影,碘/水图呈低密度影,以脂/水图显示效果最好。能谱扫描诊断胆囊阴性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10%、100%、90.00%,其诊断结果与胆囊手术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17)。结论256排Revolution CT多参数能谱分析为临床诊断胆囊阴性结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阴性结石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祁冬 马静 姜研 费翔 王进广 田欧 姚传顺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 阴性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