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晶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针茅
  • 2篇针茅草原
  • 2篇放牧
  • 2篇草地
  • 2篇草原
  • 1篇地下生物量
  • 1篇有机碳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盖度
  • 1篇植物
  • 1篇沙地
  • 1篇生物量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主要植物
  • 1篇嵩草
  • 1篇物量
  • 1篇小针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5篇贺晶
  • 4篇杨婷婷
  • 3篇吴新宏
  • 3篇李鹏
  • 2篇吴昊
  • 1篇刘朋涛
  • 1篇姚国征
  • 1篇侯向阳
  • 1篇师尚礼
  • 1篇石红霄
  • 1篇高永
  • 1篇胡宁宁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碳密度的变化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旨在揭示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碳截存的影响。【方法】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放牧和围栏封育(对照区,CK)5个处理,于2012-05-09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碳密度、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在5-9月,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0~30cm土层根系碳密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除轻度放牧区外,其他强度放牧区地上部碳密度与对照区均有明显差异。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地上部碳密度5-9月的动态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8月份。在同一放牧强度下,对照区0~30cm土层根系碳密度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而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放牧区0~30cm土层根系碳密度均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或8月。在6-9月,与对照区相比,除轻度放牧区0~30cm土层平均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外,其他放牧强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荒漠草原植被地上部和根系碳密度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轻度放牧有助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
刘朋涛杨婷婷姚国征李鹏吴昊贺晶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放牧强度
基于临界起沙风速的草地防风固沙功能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使北方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维持生态健康安全,草地资源适度利用协调发展,选取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为研究区,利用临界起沙风速法,在植物生长季沿草地—流沙地的过渡带设置了2个样带,每个样带沿不同的盖度梯度设置6个样点。测定每个样点0.5m、2m高度处的风速,并依此计算每个样点的粗糙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点2m高度处的起沙风速;根据气象资料,获取正蓝旗生长季内可能出现的最大风速,作为正蓝旗的对照风速,以此作为基值与实测的起沙风速进行比较,开展防风固沙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盖度为34%的草地是防风固沙功能达标区,盖度为24%的草地未到达防风固沙功能。同时,测得浑善达克沙地裸沙地2m高度处的起沙风速为5.47m/s。
贺晶吴新宏杨婷婷李鹏
关键词:防风固沙粗糙度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生长季流沙地及其接壤草地的沙物质粒径组成被引量:6
2015年
为进一步了解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生长季流沙地及其接壤草地沙物质粒径的组成。选择正蓝旗为研究区,在植物生长季,沿草地-流沙地的过渡带设置取样点,在流沙地上风处草地、流沙地、流沙地下风处草地各设置15个样点,每个样点取表层沙物质,然后测定植被盖度、高度和生物量鲜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植被盖度下的沙物质的粒径组成,发现流沙地上风处草地和流沙地下风处草地中沙(0.25-0.5mm)和细沙(0.1-0.25mm)含量较稳定,流沙地粗沙(>0.5mm)含量最高。通过分析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与沙物质粒径组成的相关关系,得知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细物质(包括中沙(0.25-0.5mm)、细沙(0.1-0.25mm)、极细沙(0.05-0.1mm)、粉沙(<0.05mm))的百分含量在增加,而粗沙的百分含量在减少。该研究可为沙化草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贺晶吴新宏杨婷婷李鹏
关键词:植被盖度流沙地
放牧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主要植物表型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矮嵩草和高原早熟禾是青藏高原的主要优势植物,研究其对放牧的表型反应对揭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放牧响应机制具有代表意义。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为例,通过设置自由放牧与围封禁牧试验,研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茎叶功能性状对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围栏禁牧相比,放牧抑制了高原早熟禾和矮嵩草的生长,导致了2种植物株高、叶面积的显著下降(P<0.05),植物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矮小化现象。而长期放牧后,短期围封对于植物叶片数、根长、根粗等功能性状的恢复效果并不显著(P>0.05),说明放牧退化草原植物性状具有保守性。
石红霄侯向阳师尚礼贺晶胡宁宁
关键词:放牧矮嵩草表型特征
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小针茅(Stipa klemenzii)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为荒漠草原碳储量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测定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小针茅荒漠草原2种草地类型(小针茅+无芒隐子草和狭叶锦鸡儿-小针茅+无芒隐子草)生长季(2011年5-9月)各月的地下生物量,分析了小针茅草原2种主要草地类型0~60cm土层地下生物量5-9月各月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小针茅草原2种主要草地类型总地下生物量及各层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N"型,地下生物量峰值出现在7月;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呈明显的垂直空间分布格局,之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递减趋势明显,呈"T"型分布;0~10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最高,所占比例最大;在30cm以下土层根系分布较少,地下生物量明显减少;0~30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80%以上,且二者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在0~60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呈递减趋势,且主要集中在0~30cm土层,可以用0~30cm土层地下生物量模拟总地下生物量。
杨婷婷高永吴新宏李鹏贺晶吴昊
关键词:地下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