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钊 作品数:11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比较HPLC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 2016年 目的:用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比较,评价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HPLC法和CMIA法测定230例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测定值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和Bland-Altman法分析,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HPLC法(Y)和CMIA(X)法的回归方程为Y=1.069 7 X+2.338 2(R^2=0.969,n=230),显示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欠佳,HPLC法测定值偏高。结论:HPLC法和CMIA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且存在系统误差,在临床治疗中,两种方法不可以互换,应注意调整和选择。 郭美华 陈岩 钱钊 马妍妍 海鑫关键词:丙戊酸 血药浓度 一致性 HPLC法测定患者血浆中利奈唑胺的药物浓度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患者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奥卡西平为内标物;采用蛋白沉淀法进行前处理,沉淀剂为甲醇;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v:v);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利奈唑胺在0.5~50.0 m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n=7);方法回收率和提取回收率分别≥91.69%、≥81.50%;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10.30%、≤11.50%;长期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室温稳定性(室温下放置12 h)的RSD分别≤13.52%、≤5.36%、≤10.76%;所测得的患者血浆中利奈唑胺的药物浓度在0.73~6.30 mg·L^(-1)之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快速、准确度高,可用于临床监测患者血浆中利奈唑胺的药物浓度。 钱钊 董增祥 郭美华 鲁静 刘亮 高春璐 茆俊东 海鑫关键词:利奈唑胺 治疗药物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苯妥英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2017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CMIA)法测定癫痫间患者血浆苯妥英浓度,评价2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HPLC法和CMIA法测定60例癫痫间患者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并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测定值采用双侧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并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和Bland-Altman偏差图法分析,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2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回归方程为Y=0.992 9X+0.143 7(R^2=0.992 6,n=60),显示2种方法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2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良好。结论 HPLC法和CMIA法测定癫痫间患者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2种测定方法均可用于苯妥英浓度的测定。 鲁静 陈岩 郭美华 钱钊 曲婷 段丽娟 海鑫关键词:苯妥英 血药浓度 一致性 HPLC法与CMIA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妥英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妥英浓度的方法,并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比较,进而评价2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HPLC法和CMIA法测定60例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并对... 鲁静 陈岩 郭美华 钱钊 曲婷 段丽娟 海鑫关键词:苯妥英 血药浓度 文献传递 HPLC法与EMIT法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实用的临床监测万古霉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探讨高效液相法(HPLC)与酶放大免疫测定法(EMIT)监测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系统及比例、流速、波... 钱钊 陈岩 郭美华 鲁静 刘亮 高春璐 海鑫关键词:万古霉素 HPLC EMIT 一致性 文献传递 HPLC法与CMIA法监测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巴比妥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高效、实用的癫痫患者苯巴比妥药物浓度监测方法,评价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MIA)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CMIA法监测55例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巴比妥的药物浓度,利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配对t检验法和Bland-Altman法分析,考察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以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作回归方程为Y=1.024 1 X+0.349 2(r=0.988,n=55),显示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配对t检验(P>0.05)和Bland-Altman法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一致性良好。结论:HPLC法和CMIA法监测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巴比妥的药物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可以相互替代,均可用于临床监测治疗药物浓度。 钱钊 郭美华 陈岩 鲁静 曲婷 段丽娟 海鑫关键词:苯巴比妥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的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以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酮康唑为内标。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醋酸铵溶液(50:50),流速1.0 m 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5 nm,柱温40℃,进样量40μL。结果:伏立康唑在0.1~20.0μg·m 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定量下限为0.1μg·m L^(-1)。伏立康唑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是96.24%~101.61%、89.06%~93.55%、83.76%~108.87%。日内精密度RSD<9.44%,日间精密度RSD<5.56%。本方法测定患者的伏立康唑血浆药物浓度分别为6.36、4.98、0.54μg·m L^(-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 刘亮 郭美华 陈岩 鲁静 钱钊 高春璐 海鑫关键词:伏立康唑 血药浓度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理想的电生理学实验平台:急性分离的成年比格犬迷走神经节神经元 2020年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成年犬结状神经节神经元(VGN)电生理学研究平台。方法通过急性分离和培养雌雄成年比格犬VGN,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动作电位,电压依赖性的外向钾电流(IK)和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Ih)。结果动作电位波形分析结果显示:①雌性比格犬VGN不仅可以记录到传统分类中的髓鞘化A型和非髓鞘化C型神经元,还可以记录到雌性特异分布的Ah型神经元;②步阶电流除极在诱发相同持续放电频率时,A型所需要的刺激强度最小,Ah型所需要的电流强度与A型近似或轻微增加,而C型需要的刺激强度最大;③河豚毒素显著降低Ah型神经元的除极速率和触及阈值;蝎毒素可显著增加A-型的神经兴奋性;④所有受试神经元均表达IK和Ih,且2种电流密度均呈现A型>Ah型>C型;⑤尽管雌雄VGN分布的传入纤维种类有别,已知的A和C型VGN放电差异性并未在本研究中探讨。结论成年比格犬VGN可被成功急性分离,并用于动作电位、IK和Ih的记录;分类和电生理学特性足以完成药理学试验的需要,持续至少30 min的紧密封接应该满足药理学观察的需要。 钱钊 钱钊 钱钊关键词:结状神经节 电生理学 膜片钳技术 比格犬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防风中的砷和铅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测定中药防风中砷和铅的含量。方法将防风干燥后粉碎过200目筛备用。取约0.5g样品加入5 m L硝酸浸泡过夜。次日补加2 m L硝酸、1 m L双氧水后放入微波消解仪内消解5 min,将剩余溶液加热至约1 m L后用二次水定容于25 m L容量瓶中用作测试溶液,同法作一空白对照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重金属砷和铅的含量。结果微波消解方式采用阶梯升温(100℃,150℃,180℃),升温速率为8℃·min^(-1)。在此条件下测得铅的检出限分别为0.201 n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1.1%~2.1%(n=10),回收率为90.2%~94.3%;砷的检出限0.0138 n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1.5%~1.9%(n=10),回收率为95.2%~103.0%。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的特点,适用于防风中重金属铅和砷的痕量检测。 王振 王文芳 钱钊 张嘉关键词:防风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砷 铅 UF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帕替尼的药物浓度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便捷、高效的超快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阿帕替尼药物浓度。方法:以伊马替尼作为内标物,采用乙腈沉淀血浆中的蛋白;色谱柱:Waters Bridge C_(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和B-1 mmol·L^(-1)甲酸铵,梯度洗脱(0~2.5 min 85%A,2.5~3 min 85%A~50%A,3~4 min 50%A);流速:1 mL·min^(-1);进样量:5μL;柱温:40℃;进样检测时间:4 min;采取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MRM扫描模式,阿帕替尼的离子对为m/z 398.2→212.2,内标的离子对为m/z 494.1→394.1。结果:阿帕替尼在20~15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5%,方法和提取回收率>90%,进样室、冻融、4℃条件下稳定性的RSD均<10%;患者血浆中阿帕替尼的浓度介于30.90~760.75 ng·mL^(-1)。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高且操作简单,可在临床用于人血浆中阿帕替尼药物浓度的测定。 李昊 孟雪 钱钊 海鑫关键词:伊马替尼 治疗药物监测 UFLC-M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