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恒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纤维素
  • 3篇纤维素酶
  • 2篇增效蛋白
  • 2篇菌种筛选
  • 1篇蛋白
  • 1篇培养条件优化
  • 1篇响应曲面
  • 1篇木霉
  • 1篇康氏木霉
  • 1篇发酵优化
  • 1篇PLACKE...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作者

  • 3篇覃益民
  • 3篇陶恒
  • 1篇李青云
  • 1篇张静茹
  • 1篇刘幽燕
  • 1篇唐爱星
  • 1篇高进
  • 1篇郑丽珍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寻找高效的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菌株,建立一种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细菌POEP1,其所产增效蛋白对纤维素酶(来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滤纸酶活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通过对其进行16SrDNA分类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为进一步提高POEP1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水平,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麦麸,最佳氮源为黄豆粉。再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与发酵相关的11个因子进行试验,筛选出麦麸、黄豆粉和KH2PO4为3个主要显著因子;由Box-Behnken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因子的最优水平为:麦麸质量浓度32.3 g L 1,黄豆粉质量浓度24.7 g L 1,KH2PO4质量浓度4.36 g L 1。优化后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产量提高1.7倍,增效活力由15.79 U mL 1增至43.31 U mL 1。
覃益民陶恒刘幽燕李青云
关键词:PLACKETT-BURMAN设计响应曲面发酵优化
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菌种筛选
2011年
为了寻找高效的微生物源纤维素酶增效蛋白,基于对微生物发酵液进行超滤、盐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等分离纯化手段,设计了检测微生物发酵液中纤维素酶增效蛋白存在的实验方案,并分别对细菌、真菌两大类共10种供试微生物中发酵产生的胞外蛋白进行检测,筛选出4株能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菌。其中康氏木霉、真菌F2、真菌F1、产黄纤维单胞菌产的增效蛋白对纤维素酶的增效率分别为94.22%、50.22%、42.30%、19.86%。这为进一步研究新类型的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其增效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覃益民高进陶恒唐爱星
关键词:纤维素酶增效蛋白康氏木霉
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菌种筛选及蛋白增效作用条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筛选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的菌种,测定该辅助蛋白作用条件。[方法]从纤维素降解菌的生存环境中,寻找到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的菌株,通过Sephadex-G75分子筛层析对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菌株胞外培养液进行蛋白分离纯化,分析辅助蛋白的增效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增效作用适宜的温度及pH条件。[结果]从纤维素降解菌的生长环境中分离得到80余株菌株,经液体培养、胞外蛋白检测筛选出3株产纤维素酶辅助蛋白的菌株,分别命名为BAP1、BAP2、BAP3。经Sephadex-G75分子筛层析纯化,获得了最大增效率分别为35%,27%及47%的辅助蛋白。测定其中辅助增效作用最明显的BAP3峰2蛋白增效作用条件为温度40~60℃、pH 4.0~6.0。[结论]该研究为通过菌体诱变和培养条件优化等手段获得高效纤维素酶辅助蛋白提供了较好的原始菌株资源。
陶恒覃益民郑丽珍张静茹
关键词:纤维素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