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一行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动力学演化
  • 1篇盆地
  • 1篇盆地构造
  • 1篇盆地构造特征
  • 1篇卫星重力
  • 1篇孟加拉湾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篇梅廉夫
  • 1篇马一行
  • 1篇张朋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孟加拉湾盆地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演化:来自卫星重力与地震资料的新认识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揭示孟加拉湾盆地的构造特征和中生代以来的动力学演化,对研究区卫星重力数据进行滤波、梯度和延拓等深度处理,对相关地震剖面进行标准化处理,在研究区建立了8条主干剖面.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及其深度处理结果显示在盆地西部、海岭内部及盆地东部分别发育北西向破碎带、近东西向断裂和北东向线性构造,分别反映了海底北西向扩张、海岭侵位及印度洋洋壳北东向俯冲的影响.主干剖面经标准化处理后划分出上白垩统-第四系5套层系,结合重力异常与地层厚度,将孟加拉湾盆地划分为西部坳陷、85°E海岭隆起、中央坳陷、90°E海岭隆起和若开坳陷5个构造单元.85°E海岭隆起内发育的多个孤立高隆起是热点幕式喷发的响应,控制着碰撞前盆地"西厚东薄"的沉积格局,而碰撞后孟加拉扇体系在始新世至中新世期间一直向南迁移,未受到海岭的明显影响.90°E海岭南段(7°-14°N)的俯冲消减促进了安达曼增生楔的向西生长,北段(14°-20°N)的俯冲作用则控制着若开坳陷、印缅增生楔和孟加拉湾盆地沉积中心的演化.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演化分析表明盆地经历了原始大洋盆地(晚白垩世-早渐新世)和残留洋盆地(晚渐新世-)2个主要演化阶段.
张朋梅廉夫马一行李任远尹宜鹏
关键词:动力学演化卫星重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