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
-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0
- 2020年
-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将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篮球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篮球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增加篮球运动教学的课时,为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定制化学习,同时这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然而,如今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一些体育教师难以迅速且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从而限制了线上教学质量,仍然有一些大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高校对于线上教学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因此,本文先对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然后再提出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运用于篮球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以有效促进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水平的提升。
- 马凯贾亦帅
-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高校篮球
- 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创新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训练实践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况。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体能训练研究起步较晚,中外交流较少,以及长期以来对于项目特征的认识不清楚。要提升我国体能训练的水平,其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坚持教练员的创新主体地位;理清体能训练创新的三个层面关系;构建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
- 侯向锋马凯
- 关键词:竞技体育
- 大学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2002年,为了全面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发行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该《纲要》强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终身教育”为教学理念,针对所有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体育教学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弥补以往单调的体育课内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充分满足不同水平与层次的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几大方面着手,对大学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马凯贾亦帅
-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
- 地质大数据表示与关联关键技术研究
- 长期以来,地质调查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中国已建成10大类48个国家地质数据库,数据量超过700T,地质工作进入了数据密集型模式。地质大数据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空前的重视,美英等国的地质调查机构都认识到地质大数据研究和应...
- 马凯
- 文献传递
- 基于摩擦学视角的篮球训练优化对策
- 2021年
- 篮球是一项覆盖人群极广、涉及活动人员年龄跨度极大、运动健身效果极优的公共体育活动项目,受到我国众多少年、青年、中年乃至老年人群的普遍喜爱,而伴随着该项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建设与推广,各类篮球训练活动与课程正在蓬勃展开,如何提高篮球训练效果,优化篮球训练策略已经成为该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同时,物理学知识渗透于普罗大众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则是其与公众联系最为密切的方向之一,摩擦力学分析与篮球训练活动之间的关系便是这种联系最为明显的体现.通过正确的理解、分析、探查篮球训练活动中所存在的摩擦力学知识,能够帮助训练者与受训者快速高效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并不断优化训练过程,提高训练成绩.面向于公众对摩擦学相关知识的迫切需求,由邱明、钱亚明等人所编写的《摩擦学原理与设计》一书对摩擦学中的原理与设计问题进行叙述与探讨,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对生活中可能设计的摩擦学现象、摩擦学原理、摩擦学受力分析及摩擦力值计算进行细致讲解.通过阅读《摩擦学原理与设计》,读者能够充分了解摩擦力学基本知识,并全面掌握生活中摩擦力的受力分析及数值计算.
- 马凯
- 关键词:篮球训练体育活动项目力学知识摩擦学受训者知识渗透
-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成为学生强身健体、增强体育技能与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教育环境下,需要充分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为普通高校传统公共体育课程融入新鲜血液,而且还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进步,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针对大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必须要遵循“大思政”工作体系,深入挖掘体育教学当中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真正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该文将针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致力于促进人才培养、创新高校课程体系。
- 刘衡升梁富城钟琦管随善刘维韬刘玲马凯
-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