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婉婷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电导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增殖
  • 2篇细胞增殖
  • 2篇克霉唑
  • 2篇活性
  • 2篇激活性
  • 2篇急性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2篇钙激活性钾通...
  • 2篇钙离子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蛋白
  • 1篇电压门控
  • 1篇电压门控性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6篇何婉婷
  • 5篇王巍
  • 4篇王连杰
  • 2篇王树叶
  • 2篇刘志宇
  • 2篇张秋
  • 1篇原琳
  • 1篇李晓霞
  • 1篇张茗文
  • 1篇高玉娟
  • 1篇孙晶

传媒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骨髓病理活检中应用双重固定法与传统甲醛固定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比较双重固定法与传统甲醛固定法对骨髓活检标本固定效果的差别。方法采用传统甲醛固定法与双重固定法分别对70例标本进行固定,再经常规的脱钙、脱水、浸透、石蜡包埋和切片后进行HE染色,并对两种固定方法的最终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经中性甲醛固定的组织细胞收缩明显,结构模糊,颜色暗淡,而双重固定法固定的细胞形态舒展,色泽艳丽,胞核及胞浆清晰,组织结构保存完整。结论双重固定法较传统甲醛固定法,标本固定效果显著提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好的直观依据。
何婉婷孙晶原琳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
2015年
目的研究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检测AML细胞株THP-1生存活力;应用Annexin V/PI双标法和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2+]i变化。结果电压门控性钾通道抑制剂4-氨基吡啶(4-aminopyrine,4-AP)作用72 h后,THP-1细胞生存活力明显下降,IC50为3.68 mmol/L。药物作用72 h后,DAPI荧光染色示4-AP 2 mmol/L组、4 m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38±1.82)%、(32.91±3.47)%,与对照组(6.35±0.29)%比较差异显著(P<0.05);Annexin V/PI双标记法示4-AP 2 mmol/L组、4 m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89±2.49)%、(38.26±4.03)%,与对照组(6.06±0.32)%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2及4 mmol/L 4-AP作用1 min后,THP-1细胞内Fluo-3/AM荧光强度分别为(378.36±10.84)、(391.31±24.78),与对照组(57.24±7.1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压门控性钾通道阻滞剂4-AP抑制AML细胞生存活力并可诱导其凋亡,提示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可能是AML治疗的潜在靶点。
张秋王巍王连杰何婉婷任雨悦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电压门控性钾通道4-氨基吡啶增殖凋亡钙离子
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IgE分泌中的作用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IKCa1)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中的作用。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IKCa1阻滞剂克霉唑(clotrimazole,CLO)对MM细胞株U266生存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迁移及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CLO对U266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影响;应用双抗夹心法(ELISA法)检测CLO对U266细胞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E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剂量CLO(≤1.0μmol/L)对U266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及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小剂量CLO(≤1.0μmol/L)作用后,U266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1.00μmol/L CLO作用24 h与48 h后,细胞上清液IgE浓度分别为(4.98±0.39)、(4.38±0.32)ng/ml,24 h与48 h对照组IgE浓度分别为(15.41±1.88)、(21.73±2.01)ng/ml,提示1.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LO通过阻滞IKCa1而抑制MM细胞迁移和侵袭及M蛋白分泌,这为MM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王连杰王巍王树叶何婉婷张秋李晓霞刘志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克霉唑
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intermediate-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IKCa1)在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检测IKCa1阻滞剂CLO对MM细胞株RPMI 8226和U266生存活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LO作用于RPMI 8226和U266细胞后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变化。结果 CLO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抑制RPMI 8226和U266细胞生长,10μmol/L CLO作用48 h后,RPMI 8226细胞和U266细胞周期明显被阻滞于G0/G1期,S期显著减少。10μmol/L CLO作用1min后,RPMI 8226和U266细胞内Fluo-3/AM荧光强分别为(448.3±32.8)和(675.9±45.8),分别与对照组(56.5±7.2)和(31.8±4.5)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钙激活性钾通道阻断剂克霉唑抑制MM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CLO通过调节细胞内钙水平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有关。
王连杰王树叶何婉婷王巍
关键词:钙激活性钾通道多发性骨髓瘤克霉唑增殖钙离子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分类体系及其与实验室检查和FLT3-ITD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细胞形态异质性。将该分类体系用于40例APL患者的形态学分析,并将分类结果与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征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结果:FLT3-ITD突变阳性的APL病例组中核形规则、粗颗粒且不见Auer小体(1类)的细胞显著少于FLT3突变阴性病例组(P<0.05)。核形规则组相比于核形不规则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较长(P<0.05);细颗粒组相比于粗颗粒组APTT明显较长(P<0.01)、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相对更低(P<0.05);Auer小体阴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Auer小体增多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形态学分类体系可以客观表征不同类型的APL白血病细胞,有助于更好地评估APL白血病细胞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异质性和进一步用于精确分析APL的形态表型与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何婉婷陈佳琦任雨悦高玉娟刘红星王巍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输血对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短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估在输血前及输血后短时间(3天)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的变化,以证明输血是否能够干扰这些营养素的血清浓度。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30例慢性贫血患者输注2 U红细胞悬液前、输注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的变化。结果在输注红细胞后3天内血红蛋白水平较输注前增高(P<0.001),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输血对输血后3天内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甚微,故输血后1~3天内采血对于诊断营养缺乏性贫血不受影响。
何婉婷刘志宇张茗文王连杰赵秀峰王巍
关键词:输血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
共1页<1>
聚类工具0